人生第一锅馒头出炉了!
老家话叫馍馍,好听的名字。
做饭尤其炒菜是我的软肋,但我喜欢做面食。
和面,包饺子,擀面条经众食神检验,已经过关。蒸馒头一直不敢尝试。
婆婆是家里的大厨,饭来伸手多年,也打下手多年。加上从小的耳濡目染,熟悉蒸馒头的流程,但关键点总被忽略。惧于那高深的技艺和令人折服的美味,感觉望尘莫及望而生畏。
有次和小姑合伙讨教传承的问题,婆婆说没有,她也没学过,都是自学。
更早前我就问过妈妈婆婆,做那些好吃的是不是有秘方?惹她们开怀大笑,哪有啥不得了的,天天做自然就会了。
因工作的环境,有大段时间独处,我要蒸馒头的小宇宙终于爆发了。
第一次配料没把握好,酵母粉放多了,蒸好的馒头有点硬,口感也淡。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啊!不过是第一个独立完成,还是很激动的发了朋友圈。有朋友点赞鼓励,也有告知经验,提出建议的。吃货的世界是相通的,哈!
一位女同学说蒸馒头很简单,放袋纯牛奶和面味道好。看见她蒸的馒头,又白又软,看着就好吃。
个人习惯和口味不同,也有说啥也不放才好吃。
最重要的是婆婆说第一次能做成这样,可以!是不是资深专家对初学者的要求都这么低。还是在她看来,蒸出一锅像样的馍馍是不容易的。
离开老家,远离由自己种的小麦磨出的面粉,怎么找味道都不对。加糖加鸡蛋加冰糖,她一直在改善。但有一点,说不要加牛奶。她一直接受不了牛奶的味道。
看她也挺高兴,好好学习是对的。
第二天趁热打铁,吸取教训,改良成功了!
首先是发面
两小碗面,一小勺酵母粉,一个鸡蛋,半盒纯牛奶,六块冰糖水(不粘手和案板) ,这次加了两勺白糖
面发成原先的两倍(常温一个半小时左右)
两指捏点碱,和一小点碱水揉面,再发半个小时
分面团圆,醒五分钟,上锅蒸十八分钟,关火焖一两分钟,掀开
好吃
香甜松软,有麦香味,是我想要的。
很开心,孩子也很爱吃。
对婆婆小声地说,我加了牛奶,你尝出来没?她尝了尝,说没尝出来,加牛奶也可以。
对了,还可以加菜,汉堡中国造,更美味更健康!
也可以送给邻居家的小宝宝吃,他一看见我就笑,现在笑的更甜了。邻居阿姨表示惊讶,还是在北方长大的,看的多,学的快。
看的多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实际操作。妹妹小时候就喜欢自己动手炒菜,现在做饭比我好多了。有时碍于面子,打电话问妈妈那个菜怎么做。不知她是欣慰呢还是担心呢?
做饭是人生一项重要的技能,好好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