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农村过日子的人,除了会精打细算,邻里之间的相处之道也是一门学问。她们之间的聊天,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充满了炫耀、拉帮结派、攀比、窥探的味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在什么时机适合说,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大家尽量做到表面和气,不出错。这种相处方式,表面平静,内里暗流涌动,相互较劲。
晚开刚来没几天,就历经了几轮洗脑,先是一个婶婶催生,后是另一个婶婶让每年春节回这边过节。第一次见面,就这么不讨自己喜欢,人真的是,为了说那几句好听话,再怎么昧良心的话都说的出来,反正横竖说的是别人家的闲话,掺和的是别人家的婆媳关系。
兴许是人走不出这个环境,眼界小,每天把目光都盯在家长里短、吃喝拉撒、生养繁衍的事情上,活得太安逸也太物化了,所以说出口的话都这么没有水准吧。晚开每次听完这些姐姐婶婶的洗脑,都这样安慰自己。生活就是一个戏剧化的东西,如果按晚开以前的脾气,早就和她们正面冲突了,如今,晚开明白,这样是没用的,越这样越显得出来他们“关心”别人的本事,倒不如不搭理,反而显得她们多管闲事、自讨没趣。
回来的这些天,只要与人聊天,话题基本都围绕工作、孩子、房、车、年终奖、存款、爸妈、公婆、送礼,聊多了,就像把事前准备的台词一遍遍补充完整后再说一遍。让晚开头疼的就是问工作,晚开现在没工作,但是老家的人又爱比较,“待业”这个词肯定不能拿出来说,晚开只能撒谎,第一次脸红,第二次淡定,反复多次也就稀松平常。这晚,老公的两个堂姐过来坐,从六点钟坐到近十点,聊了三个多小时,两个人一边嗑着开心果、松子,一边滔滔不绝的聊自己的别人的工作。晚开一开始还兴致高昂的陪着,聊到后来实在没劲,话题重复来重复去都是往年的老梗。过年前的“围炉夜话”在晚开看来,就是嘘寒问暖而已。
2、
爆竹声声辞旧岁,过了除夕就是新的一年了,窗外烟花漫天,让寂静的夜空分外热闹。这边过除夕,晚上是要祭祖的,祭祖的方式就是在门前的土地上插上三只红色的长蜡烛,在烛光下,父子们跪下来给祖先们烧去纸钱,就着火,倒上几杯酒,就算是给祖先们斟酒了。
祭祖完毕,就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放爆竹了,看着每家每户门前天空上那片爆起的“花团锦簇”,大家都兴奋的议论纷纷,谁家的烟花好看谁家的爆竹响亮,这种比较反而让新年的气氛更加的浓烈了些。爆竹烟花放得多放得响,似乎就预示着谁家的生活过得好,来年日子过得更加红红火火,所以,谁也不甘落后,村里小店的烟花爆竹变得供不应求,大家都想把这好兆头延续下去。
在公婆家过年,虽然身边有老公,但是晚开心里还是惦念生养自己三十年的老家。嫁到异地就是这点不好,路途太远,每次过年只能去一方。爸爸找了个阿姨,听妹妹们说,两个人十分恩爱,女人嘴巴甜,心思细腻,也懂生活情调,总之,晚开去世的妈妈身上不具备的东西她都有。晚开相信爸爸不会是“遇人不淑”的人,人的好坏,作为人民教师的爸爸活了半辈子自己应该能掂量的清,所以晚开不担心。自己和妹妹也已经成人,在家的时间少,也用不着担心如何与她相处。晚开只担心,爸爸认可了这个阿姨,但是这个阿姨并不能够把全部的心思放在爸爸身上。
之前晚开只是看了照片,这个除夕,与家里人视频,晚开看到了本人,扎着个麻花辫,干净利落,虽然上了年纪,却是个会收拾打扮的人,第一面的印象还很亲切、和善。
见多了人,便更想与孩子相处,看多了聪明的会为人处世的人,会慢慢发现,事事做到八面玲珑的人才是最可怕的。这种人表面看着和气,内里不知道计算着什么。与其和谁都相谈甚欢不如择佳木而栖,人交友,还是要有选择,至少要跟随自己的内心去做衡量,忠于所爱,忠于原则。
3、
嫁到武汉市的姑姑昨天中午回来走亲戚,姑姑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大学毕业一年,在一家培训机构工作,儿子在读初三。之前听说姑父在做保安,如今在干嘛不清楚,晚开从未见过,只知道二人关系一直不好,婆婆待她也不好,嫁到武汉市,说的好听,其实就是一大家子人挤在待拆迁的老房子里。但是对于姑父来说,这算姑姑修来的好福气了,因此对姑姑也是百般挑剔。家和万事兴,家不和,事事都窝心,姑父对姑姑不好,姑姑便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对子女的教育也是一边宠溺一边剑拔弩张,因此,两个孩子性格是既自我又自负,特别是大女儿。
作为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因为长期得不到丈夫的关爱,姑姑身上女性的柔软早已不见踪影,有的是,生活重压下的沧桑和屈从,长期的温吞隐忍,维持体面生活的力不从心,以及精打细算的市侩。姑姑过得很辛苦,这种长年累月的辛苦,让她早已失去了身为女人该有的风韵和姿态。看到姑姑的样子,晚开会忍不住想:假如有一天自己到了这个年龄段,千万不要变成这种状态,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