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小学的童年无忌,我正式进入了本地的一所重点初中。
14岁那年,我“一见钟情”了。
我现在也不太想得起学长长什么样子了。但是我永远记得第一次遇见他时的画面。
我们高中是以学习为主,鼓励大家发展兴趣爱好,但是又不能耽误学习时间。在这种矛盾纠结的学习生活中,社团活动的宣发往往挑选在没有老师坐班,没有领导巡逻的晚自习。
就这样,几个高一的男生结伴走进了我所在的教室,上台负责宣讲的学长磕磕巴巴地讲述了他们社团的主要业务,而我的目光都注视在一个打酱油的学长身上,他站在门口,仿佛一个摆件,戴着黑框眼镜,陪着白色的校服,工整符合校规的短发,完完全全就是我脑海里的学长形象!
到底看了多少的偶像剧,以貌取人是我那时最突出特长。我终于见到了电视剧里那样的角色,即便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是晚上,我都觉得这个人是那么的阳光,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就那么一眼,我就凭借年少时丰富的想象力为他补满了设定,他长得那么好看,一定是成绩优异的学霸,有优秀的家庭,性格一定也是无可挑剔的温柔,但这其实并没有什么逻辑啊!!
我又一次陷入了单恋的自卑里,而且因为在这个重点初中,我不再像小学那样辉煌了,这一次的自卑,是更深层次的下陷。
而我们之间是没有任何交流的,全封闭管理的校园成了我的全世界,而他是我世界里闪耀的明星,身处不同的教学楼让我们的相遇都只能是概率题,而他甚至不知道我这个人的存在。
每个下午去操场看他打排球,偶尔在学校看见他的影子,是我那段时间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我继续沉浸在自己虚构出来的形象里面,无法自拔。
这种单方面的猜想时时刻刻影响着我的心情,看见他身边有着别的女生,我会不开心;看见他身边陪伴的是男生,我又会喜笑颜开;考试考好的时候脑子里会浮现他的微笑;考砸的时候又会出现他失望的眼神,觉得自己无颜面对……我一个人演这出独角戏,演了整整两年。
直到我高一那年才有机会认识了他,那年是我们关系的转折。我终于挤进了他世界的门缝里,结束了过去两年一个人自我陶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