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自己聪明吗?你会不会掉进商家的陷阱?
我发现最近读的一本书,《地球人,不靠谱》,就给了我很多关于“如何更好地花钱”的思考。
书中讲了很多不可思议的行为经济学现象,比如锚定效应,沉没成本,禀赋效应等等,一针见血地点醒洋洋得意的我们:我们所以为的深思熟虑,很可能已经落入了思维的陷阱。
1. 商家的返现活动背后,暴露的是什么?
现如今,商家的促销招数简直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变,返现活动就是其中一种。《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中,就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
小A电脑坏了,修电脑花掉了1.75万日元;同样的,小B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修电脑花了2万日元,但同时,他在商场中奖了,获得了2500日元。那么,小A和小B谁会觉得更心痛?
对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简单算一下,会发现小A和小B总体损失的钱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更多人都会觉得小A更心痛,连康奈尔大学的实验结果也表明的确如此。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其实,这就是返现背后用到的心理学原理。大多数人觉得小A更受打击,是因为小B得到的2500日元,是一笔意外之财,能够让他的内心觉得更欣慰,这就冲淡了花钱修电脑带来的心痛感。
返现也是一样,因为花费的那部分钱会被当成是损失,而做活动返现得到的那部分钱,则会被当成是优惠,是意外之财,这自然能够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有返现活动的商品自然也更容易吸引顾客的眼光,获得顾客的青睐。
由此可以看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理智,我们内心的感受也并非总是靠谱,而那些看起来毋庸置疑的选择,其实背后可能暗藏着陷阱。
2. 同样的内容,不一样的结果,你被框架效应左右了吗?
《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中,还提到了一个能够左右我们思维的效应,框架效应。所谓的框架,指的就是问题的陈述方式。明明是同样的内容,如果表达的方式不同,最后的结果也很可能不一样。
提出框架效应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萧伯纳。而根据框架的属性,可以把框架划分为积极框架和消极框架。当一件事用积极框架表述时,人们更容易关注其中的积极信息,同样,如果使用的是消极框架,人们就更可能吹毛求疵,只注意其中的消极信息。
比如为了让人们形成节约用电的习惯,用“如果不节约用电,每年将浪费3.5万元”的消极框架,就比用“如果节约用电,每年将节省3.5万元”的积极框架效果好。因为这件事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规避损失的心理,所以用同样属性的消极框架,就更能使人们的目光聚焦在“浪费”一词上。
所以不难看出,我们的很多行为其实都被框架效应所左右。而用好框架效应,我们也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3. 心理账户也会影响我们的决定,理智其实有点难
再来做一道选择题:小A花300块钱买了一本书,但后来他不小心把这本书弄丢了,而小B带着300块钱准备去买这本书,在路上把300块钱弄丢了。你觉得,小A再去买这本书的可能性大,还是小B再去买书的可能性大?
对这道题,想必很多人都会选择小B,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查理德·塞勒就将这种现象归结于“心理账户”。在塞勒看来,人们会预先把自己所拥有的钱分门别类,比如有的是用来吃饭的,有的是用来娱乐的。当把这部分钱花出去之后,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大部分人也不会再重复花钱,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可以避免支出超过自己的预期。
所以对于小A这种情况,虽然后面书丢了,但钱总归是花出去了,自然就比小B更不可能再去买书。这其实也是《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中,觉得大部分人都不够理智的一个地方。毕竟,小A和小B这种情况,就都是浪费了300块钱且都没有买到书来说,是一样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