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新教育对话经典290: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如何养成一个新习惯?改掉一个坏习惯?
——新教育实验第16届年会报告(三)
朱永新
文章选自新教育年度主报告《习惯养成第二天性:新教育实验“推进每月一事”的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价值澄清 目标明晰 家校共育 反思反馈 融合整合 持续有恒
压缩版:
三、习惯养成的原则与方法
习惯的养成是教育者“培养”,自我“修炼”,环境“熏陶”。综合形成。家、校、社等,都有作用。
缺内心认同,易退化。只靠个人毅力,难广泛稳固传承。养成,有外在驯养,有内在修炼。
能把握原则,掌握方法,会事半功倍。
(一)习惯养成的原则
原则遵循规律,提炼要素。原则是有效前提,是创造方法的纲领。
1,价值澄清原则
人创造习惯,习惯造就人。人为习惯产物。习惯让我们保守,重复自己。坏习惯,困在无变化,不思进取,无聊虚无。习惯催促变革,活出精彩。好习惯,带到美好,感受幸福,感觉丰盈。重视习惯养成,对原有习惯有判断,知坚守,革除。
价值澄清第一原则,有重要作用。《价值与教学》选择,珍视,行动,价值形成,模式。
价值澄清的原则要求父、师生都应识习惯养成意义与过程,识习惯对人生影响,识习惯养成是长期复杂反复艰巨的过程,识到具有的习惯,反思好坏。
习惯养成看是外力,持续习惯,必须知上得情、识、德支撑,价值澄清是内化,是外引为自我教育,是建构价值和行为第一步。“每月一事”的纲目整合时,此为首。这有力循,才有真养成,完整幸福,道德发展、人格建构。
2,目标明晰原则
行为双轮驱动,一自动化,二目标驱动。后者重复,成为习惯。在一后,目标清晰重要。养成哪些?阶段着重?达到成效?等,应有清晰的目标。
事实上没目标,没遵规律,无针对性。
3,家校共育原则
师、父、孩一起成长,同养好习惯,成共振氛围,是原则。
家庭是摇篮,童年最神奇,父母是老师。家庭教育的问题,如今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家校合作共育,教育才有未来。
家庭是习惯养成“第一场所”。大脑突触建联最频繁,是2岁到6岁。是生活、行为、思维习惯关键期。父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庭作用,在中小学持续发挥作用,影响力不可低估。习惯养成不像知识、技能那,简单重复就能掌握。没有家配合,校形成的好习惯,与家庭不良习惯抵消。家校合作共育,帮助父母提升素养,养成良好习惯,是捷径。这个工作是重要内容。
师、父与生三主体间,是家校共育原则中的规律。父和师的习惯影响孩子,孩子的习惯会带动父和师。儿童习惯的建构,是他者推动,自己建构,双方互相建构。成人的习惯养成则价值澄清后,自我建构。
好习惯看是个人,但对社会贡献。同时,“共做效应”,有同活动的人在场,绩效会提高。通过集体加强个人。“共育”到“共做”,集体活动的路径,为社区、社会服务,让习惯养成高效。
4,反思反馈原则
人不同于动物,有自我意识,能反省、调整与改变。习惯养成,自我意识,自我反思,监控进展,自我反馈,不可或缺。
反思,意味监督,提醒,自我约束。日记、图表、或网络等记录,了解执行情况,发现因素,更快变成自动,也可加速坏习惯改正。
奖励与惩罚,是外部加强反思的效果,推动养成。适当奖励惩罚有一定作用。在确定目标之后相应行动,自觉地养成时,奖励与惩罚有促进制止。
不能夸大奖惩作用。缺少内在动力,难以坚持。奖惩可调剂,不应把习惯变成奖惩催生的条件产物。只有价值意义,为习惯本身,养成的就是最大奖赏,习惯养成才成为自觉行为,才会稳固。
5,融合整合原则
教育中,没一件事是孤立。
习惯养成是需长期坚持,养成的在方方面面不同体现。融合工作,整合资源,有效坚持,做到实处。
融合,与各种课程融合,综合课程,实践活动,融入方方面面。和儿童生活相融合,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和核心素养要求相融合。与家庭事件融合,阅读旅行,完成作业,制定遵守家校的规矩、规章、制度,都要注重。在点滴中渗透养成。
整合,涉及方方面面,整合各方面力量,起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和家庭之外,社会资源和力量。
6,持续有恒原则
习惯,在举手投足之中,习惯养成,是意志与坚持的马拉松。细水长流,水滴石穿,坚持才是形成习惯伟大力量。
是锻炼意志力的过程。意志力调节作用,一发动,二是抑制。每月一事,12个主题,较少核心习惯和较多的细化习惯,不断重复,螺旋式上升,反复强化,贯彻持续有恒。
读后漫谈
任何成就都是一点一滴取得的。每一次阅读,每一次随笔,都认真的思考清楚一个问题,设计好完美的方案,当实际运用的时候,稍加温习,可以直接实行。所以阅读和随笔是一件十分严肃认真的事情。
这段话中提出了几个以前没有认识到的新观点。
第一个是目标清晰,以前总是认为,要培养的习惯太多,不易抓住目标。以一个月为周期,目标一定要明确,就象上语文课一样,每一节课要培养的目标,肯定要非常的清晰,一个阶段要培养的能力要十分的清晰。语文课上有旧知和新知,有旧能力和新能力,那么习惯的培养也有旧习惯和新习惯。每一阶段应该紧紧围绕一个新的习惯,复习巩固几个旧的习惯。但无论如何,目标必须清晰。对于不同的学生,可能还有不同的要求。
第二个观点,家校共育。以前常搞不清楚,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和主要目标。现在来看,习惯培养,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方法是要培养学生的好习惯,首先家长要养成好习惯。同样的道理,老师也要养成好习惯。学生的一些坏习惯,往往能在家长身上找到影子。家庭教育就从家长养成良好的习惯开始。
反观我自己,不太注意自己的各种习惯对孩子的影响。不仅要注重言教,还要注重身教。
第三个观点按时反馈。其中对表扬和惩罚的作用,讲的最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