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中补习那年,有一个玩得很要好的女生,叫老猫。她喜欢穿宽大的衣服,因为微胖。她总说自己有双重人格。她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也是我的英语启蒙老师。
那时,她暗恋对门理科班的一个男孩。名字忘记了,只隐约记得一张模糊的、带点烟熏色的圆脸,不爱笑,老猫说他“有点酷酷的”,十分耐看。我觉得挺稀松平常的,大伙和我的看法一致,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大抵如此。
课间休息,老猫总要约上菲儿,穿过密不透风的课本出门去逛一圈。美其名曰透透气散散步减减肥,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我看来,这种无耻的借口就像是古人去青楼,不说买春而是寻快活,现在人叫体验生活或者拉动内需。
老猫的心思,菲儿是明白的。她们像幽灵一样绕到食堂背后,那里树木葱郁,流水潺潺,是男生课间休息吞云吐雾的地方,据说风水极佳,在此地修炼可功力倍增。女孩是不去那里的。教导主任心情不好的时候总会去那里抓几个“修仙”之徒,发泄一下烦闷。
老猫就是想看他一眼,远远地,在叮咚的流水声中,目光浸润着水的丝丝凉意,穿过一层白色烟雾,落在他烟熏色的面庞上。他在绿色的不知名的树下,和一群男孩在放肆地笑着。
我和老猫上课时会传纸条。这是学生时代让人着迷的游戏之一。我的英语水平就在飞来飞去的纸条间有了一些长进。我们也会谈其他的。老猫就跟我说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她说很好看。她还说,光听书名,就会莫名其妙地深深爱上它。我想,这种莫名其妙,或许是同病相怜吧。
后来,老猫在月考语文卷上写过同样标题的作文。据她说,她是用了全身心的感情和力气写这篇作文,为此她几乎放弃了文言文的分值。然而语文小熊老师没念她的作文,而是念我的。她对此耿耿于怀。我想,若是小熊老师念了她的作文,她或许会更加耿耿于怀—怀春人的心思大抵如此—既想大声告诉别人,又只愿意一个人于深夜缩在被窝里藏在黑暗中偷偷地品尝这甜蜜的忧伤。若是有人揭穿了,反而羞怒恼人。
食堂的右侧,摆放着三四个乒乓球桌,记不大清了。乒乓球桌的时光,是闷燥的补习期间最美好的时光。
午饭后有着情人初吻般珍贵的半小时,我们慷慨地把这点可怜的时间全部花在这里。为此让班主任老马大为光火,据说有老师提议把乒乓球桌给敲碎,他们谈论这件事的语气显得漫不经心,和平时敲碎孩子心爱的玩具一样满不在乎。
每天午饭,大家围在兵乓球桌旁,一边吃饭一边打球。每当老猫暗恋的男孩出现,她就像一只发情的小灰猫一样欢欣雀跃,连宽阔脑门上的痘痘都兴奋得煜煜生辉。
我们心照不宣地做一些巧妙的安排,让老猫和他对打,让他们好好享受亲密的二人世界,尽管是对抗。出主意的小阮解释说,对抗是男女间永恒的主旋律,你必须习惯对抗,从对抗中去取得优势。
那颗橘红色的小球来回跳动,仿佛是老猫心中那团裹挟着爱情蜜汁的火焰。在老猫眼中,那是能够联结两人的神秘火种。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一个神奇而可怜的预言:老猫把火种扔给男孩,男孩冷冷瞥了一眼,便奋力地丢回过去,而老猫浑然不知,继续痴痴地还回去。
有时,打球的人太多,就会有人提议进行双打或者混双。然后,他们俩被一群瞎起哄的损友安排在一起。老猫的脸上,总会露出羞涩的小女子神态。
就这样,愉快地度过了冷的冬天、凉的春天和闷的夏天,迎来了我人生中的第二次高考。
老猫也迎来了失恋。
多年之后,同学小聚。谈起那些往事,老猫笑着说,那是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
我说,胡说。
老猫说,怎么胡说了?
我说,根本就没有开始,应该是无始无终才对。
老猫说,哎,真是一个忧伤的故事。
(二)
以前看此书的感受,已然全忘了,当时觉得不错,文笔细腻。多年后深夜重读,清冷的灯光照着正在无声讲述故事的黑色印刷体,一种悲怆难言的情绪填满了胸腔,积蓄着,翻涌着,欲冲破胸膛和喉咙。为这出凄绝的戏,为这个凄婉动人的故事,爱得如此深沉而绝望,如此卑微而勇厉。
结尾虽是悲剧,却无疑是最迷人的安排。这个悲伤而迷人的故事让我产生了很多想法,它们纠缠在一起,互相咆哮着,撕扯着,分不清谁对谁错。
一个声音说,女主很悲惨。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他“喜欢的只是轻松自在,嬉戏玩耍,怡然自得,深怕干预别人的命运”,“喜欢对所有的女人,像蜜蜂采花似的对世界滥施爱情,而不愿做出任何牺牲”,为这样的一个浪荡之人,付出了自己珍贵的一生。凭借女主的执着、坚韧和美貌,本可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本可有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以及美满的家庭。可是,却被这么一段莫名其妙的感情葬送此生,最终换来的只是“他思念起那个看不见的女人,没有实体,充满激情,犹如远方的音乐。”实在是太不值当了。
另一个声音大声反驳说,女主其实很幸运。“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哪段感情不是莫名其妙的,没有无私付出的还能称之为感情吗?她此一生,自十三岁起,能够一直伴在深爱的人左右,尽情窥视、探索他的一切,比他还了解自己;为他生了一个可爱的孩子,让这份爱有了延续和寄托。虽然不奢求男主的爱,不能厮守相伴,只能远远遥望;就算爱不到你,偶尔能见到,也不错。虽然爱得如此卑微,如此痛苦,却有过许多幸福的时刻和甜蜜的回忆。相比那些数不胜数、终其一生无望的凄惨单思苦而言,已经算是幸运得多。在爱情这件事上,本来就无须分清值当不值当,只须问自己喜欢不喜欢。
第一个声音愤怒地说,若是称颂这样卑微而绝望的感情,赞美它是可歌可泣的爱情,那么世间将要多出许多游戏人间的浪荡之人和痴困于情的可怜之人。虽然不奢求每个人都放弃风流本性,但是希望每个人能够学会自尊自重自爱,抛下那些虚幻的感情,寻找一个值得托付终生的人,寻找让自己快乐的生活,而不是困顿其中,无法自拔。
第二个声音不甘示弱地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爱情本就不是其他东西可以决定的。爱情只能由自己决定。爱情本就是让自己无能为力的东西。她的一生,从遇见他开始,才算活了过来。从生到死,便只做着一件事,便只爱着一个人,临到死神召唤的那一刻,仍然记的只是他,以及他的孩子。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只有他,和他的孩子。如此纯粹,爱到极致,爱到骨髓。爱是永恒。
这两个声音彼此缠绕在一起,互不妥协、互不退让着继续撕扯着,直到我筋疲力尽,昏沉睡去。
梦里,我看见曾经潇洒的他脱胎换骨,忠诚有责任,是一个顾家的男人。她和他结婚了,生活在一起。然而,不久之后,她和他离婚了,她主动提出的。她说,以前,我爱着这样的你;现在,你变了,不再浪荡,也不再轻松自在,如同天上的鹰困在了笼子里,我的爱也一并被困进笼子,不再自由翱翔于我的心中。
醒来后,我想了半天,这真是一个让人忧伤的梦。
书中的安排,才是完美的。
(三)
这部惊人的杰作,最令我震撼的是,茨威格以男子身执笔,居然把一个女子的爱写得如此细腻、如此动人。似乎,茨威格化身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穿着剪裁合身的漂亮裙子,在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安静地坐在沙发上,性感的声音在幽静狭小的房间里舞动,她偶尔轻抚手旁蓝色花瓶里的白玫瑰,纤纤细指在白玫瑰上留下点点殷红。如泣如诉。
她所讲的这个故事,正是她所经历的。
然而,却是他所写的,实在是让人惊叹。
(有传闻说,茨威格写作此书,是有相似的经历,他曾收到过两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可以看做是他的“自传”)
(四)
看了书,还是怀着忐忑的心情看了徐静蕾版的同名改编电影。我的脑中,对电影改编小说抱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惊恐的不信任。
徐静蕾一向是电影界的文艺青年,此次和导演届的文青姜文合作。徐静蕾饰演女主,姜文饰演作家R。
总体上忠实于原著,细节把握到位,恰到好处的画外音让人不自觉想起原著。尤其让我感到惊喜的是,电影对于时空的嫁接,从国外到中国,从维也纳到北京,可以夸张地说,嫁接的味道浑然天成不留痕迹。改编电影把背景放在民国,实在是契合的。由此看来,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我对电影唯一的梗,是徐静蕾饰演女主一角。徐静蕾的表演,是到位的,可是老徐的形象和我心目中那个美丽、深沉、绝望、奉献的她不一样。
我想,或许汤唯身上有那个影子。可惜,当时的汤唯还未出名。
任何完美的东西,未尝不是一种遗憾,比如陌生女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