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雷同学,今年九岁,在我校就读。因为先天疾病,他是我校最特别的一个孩子。
去年在他们班上校本课,我很怕他,因为正常的班规校纪束缚不了他,真诚的鼓励打动不了他,严厉的批评震慑不了他。他想下位便下位,想出教室便出教室。有时候他甚至特别调皮,抢别人的东西,惹得其他同学哇哇大哭。甚至还会趁机与同学发生肢体冲突,最担心同学们伤到他,也担心他伤到了同学。所以,作为老师,我怕这个学生,怕这个学生带来的一切突发状况。
最近,我注意到,这个孩子变了。一节课四十分钟,他能跟其他同学一样安安静静地坐着,上课能够管得住自己,下课能够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口齿清晰,神情严肃。今天我给他上道德与法治课,题目是《我们不乱扔》,正在向同学们描述两幅教室的对比图片,他似有所悟,连忙站起来将自己的桌子扶正,然后又走到后面同学的桌子旁,摆正同学的课桌。我诧异极了,原来这个同学已经会听讲了。我当即表扬他,他眯着眼睛笑了笑,又害羞地低下了头。这一刹那,我明白了,丑小鸭会变成白天鹅,是身边的真实故事。
雷雷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进步呢?我想出了这样几点原因:
第一,父母给予的体面。虽然调皮嬉闹,孩子的衣服总是干净整洁,铅笔经常被咬断,但该有的文具一项都不差。他的爸爸或妈妈,不论刮风下雨,都能提前到学校为他送饭,和他们虽未有只言片语的交流,但总能看到他们也穿得很精神,总给人一种舒服大方的感觉。我时常会想,八九年的时光里,父母虽经内心的煎熬,在他身上花费心血,却丝毫没有在外人面前流露出丝毫沧桑,这是为人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体面。这两种体面结合在一起,就能赢得大家对这个孩子的格外尊重!
第二,老师们给予的关怀。从他进班上开始,所有的老师都会强调,好学生都会团结友爱,关心弱势群体是文明,是美德。刚开始他坐不住,口齿不清,每个老师都很有耐心,教他识字说话,教他削笔,引导他整理书包,教他班规礼仪.....普通孩子会的都一对一、手把手地教,并给予他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和模仿。今天他能坐得住了,会喊“老师好”,做些小劳动,举手回答几个问题......
第三,同学们给予的宽容与帮助。一年级的孩子,个子都不高,集中开会的时候,小女生一手搬着自己的凳子,另一只手还帮他搬凳子,小心翼翼下台阶。另一个小女生,牵着雷雷的手,一步一叮嘱,直到安全到达操场。时间久了,他的胆子慢慢大了起来,终于敢自己下台阶了。教室里,每次他把自己刚削的铅笔咬断,热心的同学马上又帮他削好,如此反复很多次,依然耐心不减。他有时趁人不注意拿别人的东西,同学们都会原谅他,不与他计较......
和谐友爱的氛围里,雷雷一天天长大,每个老师都在感叹这一年的时间,雷雷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写这篇文章为雷雷点个赞,希望他一直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