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伦 焦点初级九期 焦作 坚持原创分享第40天 20180405
读书分享
目标架构——帮助孩子找到方向。
找到灯塔——设定目标
目标犹如灯塔般重要。若是没有目标,人就犹如迷失方向、随意飘荡的船只。因此,没有方向的谈话也不容易有成效。而我们强调的目标是咨询对象——孩子想要的,而不是助人者父母想要的,或是觉得孩子“应该”要的目标。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协助孩子澄清所想要的目标,希望扣着目标找寻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例外),进一步引导孩子正向思考。
SFBT三大架构:
1.目标架构:指的是当事人一一孩子想要的目标,而不是父母觉得孩子应该要的目标,包含正向的开始与设定目标。
2.例外架构:例外是指孩子的问题没那么严重或是不发生的时候。找寻例外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孩子察觉与发现这些例外存在时候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唤起孩子的内在资源与希望感。
3.假设解决架构(奇迹问句):当孩子很难用正向眼光看待目标或是不易想到正向目标时,父母运用奇迹问句邀请孩子假想问题已经解决或是目标达成时他会是什么样子,并鼓励孩子去做目前可以做到的一小部分。
良好目标的7个原则
1.使用正向的叙述方式
“会/要做什么”
2.以过程的方式进行叙述
3.存于此时此刻的“当下”
所提目标最好是立即可做而非遥远的。
4.具体化
目标描述的越具体,就具有越强的动力,同时执行力也会越高。
5.从小步骤开始
6.要在孩子的控制范围之内
设定的目标是孩子“能做的”,以及“可以持续做的”。
7.使用孩子的语言进行描述
以孩子的意愿为主,以他的语言来叙述。
父母要学着放下自己的预设立场,好好地敞开心扉“听见”孩子的目标,并进一步正向引导孩子觉察,让孩子了解自我,分辨人生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懂得区隔与取舍,提升自信。这是父母终身需要学习的一门功课!
例外问句——耐心引导孩子找到“成功的例外”。
沙中淘金的例外问句
SFBT的基本假设之一就是凡事都有例外。例外的思考原则会让我们区分“问题发生时”“问题较少发生时”以及“问题没有发生时”,而不会一直只专注在问题上面。
SFBT相信孩子在与我们谈话之前,他就已经在为解决问题做准备,只是他当时还没注意到。
使用例外问句的 SKILLS
哪些时候,这些问题是不会发生的?
那时候,你的想法(做法)有什么不同?
以前有没有类似的状况?你那时候是怎么处理的?
1.当孩子说的是一个“目标”,而不是一个问题时——
什么时候你想要做一些会让它(目标)发生的事情?
例如,孩子想要考第一名。我们则可问他:“什么时候你会想做些跟考第一名有关的事情呢?
2.当孩子述说的是问题时——
什么时候这个问题比较少发生?
例如,孩子说不想再打人了!我们可以问他:“有没有什么时候,你不会打人或比较少打人?
3.当孩子提到的问题好转成是情况有所变化时——
你做了什么让情况好转?
例如,上例中小刚若在之后的咨询中说现在比较少与体育老师起冲突,我们则可问他:“你做了什么让你和老师的冲突减少?”将好转归于孩子的作为,而非外界的介入。
4.引发孩子对成功经验的思考—一
以前有没有解决过类似的困扰?
例如,孩子发生人际困扰,同学不理他,我们则可问他:“以前有没有也遭遇同学不太理你,但你后来与同学重修旧好了?你用了什么方法?
5.引导孩子思考改变后的差异——
在那些时候,你会有什么不同?
例如,小刚的例子中,我们就可以问他:.“你取笑老师的口音和不取笑老师的口音,之后有什么不同呢?”“你自己的不同是什么?““同学的不同是什么?”“老师的不同又是什么?
注意事项:在使用例外问句时,必须注意问话的具体细节。父母不要急着马上让孩子复制其成功的例外经验,而是要通过谈论的过程来扩大孩子不一定有意识的例外,进而使例外变成常态。
振奋性鼓舞( Cheer Leading)
振奋性鼓舞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与孩子交流的技巧,经常被用在找例外的过程中。
父母用兴奋或是开心的口气,甚至搭配夸张的语调与表情,对孩子表达欣喜和鼓励之意。
常用的句子包括:
“真是太好了呢!"
“哇!你是怎么做到的呢?真是个说到做到的男子汉!"
“我觉得小明能做到控制自己的脾气,真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哟,请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
生活中,没有一件事情只有负面意义,或是永远都处于负面状态,例外总是会存在,当问题没那么严重或是孩子已经开始有些小小的不同处理方式时,都是例外。通过这样探索小小的例外,就可以建立与找到解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