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今天写作小群群里,慧慧老师分享了一个“新年伊始,教你一个「克服拖延症」的新方法!”,主要是讲“番茄工作法“再到”单核工作法”。感觉这些提法都好牛,能把一个简单的事情阐述出个一二三来,善归纳善总结。方法虽好,但感觉自己的工作内容不完全适合,所以马上请教“需要在外面跑的工作这个方法管用吗,特别是需要看甲方状态的”,边了解边行动。等慧慧老师回话的时候决定先买两个番茄钟(我大约知道是啥但又不知道是啥,梨子是啥味道,必须要亲自尝一尝)。
知易行难,淘宝里面看到很多番茄钟,不知道是机械的好还是电子的好。犹豫纠结期间,突然看到有推荐“朝夕”电子钟app的,决定先下个试试。
此时慧慧老师回复了“单核工作法是一种时间管理的方法,用手机闹钟都可以实现关键在于专注于当前的工作”。慧慧老师说的对,不在于用什么工具,在于你咋做。
随后慧慧老师又抛出一个我从来没听过的“遵循奥卡姆剃刀原则”,我忙去百度,原来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这时,我的女神桂霏老师分享了一段话“关于“拖延症”和“时间管理”,我一直认为都是伪命题,它们各自都有其背后的真相(即元认知)。比如时间管理其实是精力管理或目标管理;而拖延症更多是因为“缺乏思路方法”或“胸有成竹”的表现。so,时间管不了,也没拖延症”。
R
俄滴神啊,哪里来的这么多“原则”,“法则”,譬如这个“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在我毛姐看来就是一个“XXXXXX”的原则(捂嘴偷笑)
I
慧慧老师说的对,工具什么的只是客观,是不是去做才是主观。
桂霏老师说的太好了,我立即共到了情“会做早做了,越不会才越拖延”。譬如我每天写字,看着晚辈们时不时都能被清清老师稍作修改就能变成发表作品,我也很头疼啊。我要是言之有物,我还会天天这么晚提交!?我就是不知道写什么,提炼不出什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内容啊。
D
盼开学,盼春暖花开,我要动起来啊,浑身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