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7 周日
今天是加入小玉行动力品牌力训练营的第二天。
昨天,小玉老师布置了个任务,让我总结一下我的前半生。我想这还不是小意思!
但真正动笔写起来的时候,却发现是异常的困难,而且后面总结出来的竟然都是挫败感和懊悔。我的前半生竟然是那么的一无是处。可怕的不是发现这个,而是在这之前我还是多么的自以为是,那种无知带来的无畏真的吓到了我!
1
26岁那年我一个人来到上海打拼,那是2001年的初春。命运使然,面试的都是与中央空调有关的公司,有工厂办事处也有经销商。一个月后我顺利入职一家机电公司,从底层销售做起。那个时候对这所城市还是一无所知,听不懂方言,不认识路。跟新同事学会了看地图,然后从一本地图开始了我的打工之路。
一年后,对这个城市有了点了解,也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概念。2002年10月跳槽进入一家机电设备公司,学习暖通技术、设计方案,做标书,做项目经理的助理工作。
2004年结婚,当时是 29岁。 从一个房产项目的项目管理工作上调回公司做设备批发和带领一个团队的销售工作。这时候,我的管理潜质出现端倪,次年,升任总经理助理,帮老总处理他不方便出面的工作。客户维护及团队销售管理。就在这个阶段,我打下了和各大品牌工厂及办事处良好的人脉基础。
2006年女儿降生,这时我 31岁。现在回头看,在此时之前,我已达到个人事业顶峰,从此后,就开始走下坡路。销量越来越差,心态也越来越差。抑郁也越来越重。后来就不得不提出辞职,这是事业中最宝贵的一段时间,我打下了人脉基础,积累了工作经验。学会了各种专业软件,懂的了职场准则。在这个阶段,是我前半生的第一阶段,很美好也很辛苦的一段经历。
2
2009年34岁离职后加入XY机电,任副总经理,朋友的公司,当然也是个空衔。 在这里根据原来的人脉和技术基础做些基础的工作,在这里,我工作了三年,这三年是极其安逸和幸福的三年,没有压力没有动力,就好像提前进入了养老模式。后来我自己总结这也是自毁武功的三年,没有学习没有进步,完全吃老本的状态。后来发现不能这样浑浑噩噩的生活,于是向朋友提出离职!
2013年加入SH公司时已经37岁,但似乎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还是懵懵懂懂,只知道找份工作谋生,并未有长远目标与人生计划,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技术和销售能力并未像之前那样,可以独当一面。再次离职。
同年10月离职加入TJ公司,出任项目经理,这一年, 37岁。后因一些私人原因,于2015年4月再次离职,此时我39岁。
这段时间,是我前半生的第二阶段,是待在舒适区的一年,没有学习没有进步。也是思想处在无意识的一年。不知道什么是好,不知道什么是坏。
3
2015年5月我在朋友的帮助下,创立LG项目咨询管理公司,主营暖通设备的销售及安装工作,这一年我40岁。我只是觉得开公司是件很酷的事情,很装逼。但是开公司是干什么的?怎么做?要达到什么目标?我不知道。可能有老公可以依靠,开始创业的两年我还停留在打工者的思维上,没有创业意识。直到两年后我发现公司已经运营不下去,我一直自问自己,到底我的问题在哪里?我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这个时候我开始学习跟自己提问题,也是我真正面对自己的开始。
当我发现公司运营是因为自己的销售能力太差,,不敢和陌生人说话,也不擅于销售自己和自己的产品的时候。在2017年12月,有缘认识了我现在的微商团队老大,我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刻意练习的机会,遂试水微商进行自我完善,希望能破冰打破创业的困局。这时我已42岁!
2018年4月我逐渐建立了我的微商团队,人不多。但是说起来有自己的团队了。这两年,我频繁的学习时间管理、阅读大量的管理类书籍。对零售我还是一筹莫展,不管卖暖通设备还是卖微商产品,我的销量都不够维持生存。但是大家都说我团队管理的好,我也的确对管理团队付出很多,因为我很开心的做这个事情,我觉得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她们,或者指导她们做事比我卖货更有成就感。看到她们的成长让我觉得好幸福。
在从事微商的两年里,我从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的胆怯,变成了一个特别爱分享,特别喜欢讲PPT的一个人。我希望我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我希望可以把我的思维分享给更多人。因为改变命运从改变思维开始。
创业的这四年,是我前半生中最贫穷的一段时间,也是人生的低谷期。这段时间我始终在自我否定、自我改变、自我肯定再自我否定的循环里。现实是残酷的,不管我怎么努力的去学习,去做事。我发现都无法产生变现,结果都是零。我一直在怀疑我是不是一开始定位就是错误的,还是我究竟问题出在哪里?没有结果的付出就是资源和时间的浪费,我一筹莫展,所以在关注小玉老师一段时间后,我决定向小玉老师求助,希望借助他人的智慧来重新定位我的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