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days,阅毕奈保尔印度三部曲最终章。这部终章是三部曲中,作者呈现叙事结构最为复杂,叙事背景最为宏伟的一部,与第一部简单的游记性质小说不同,在终章里,作者以游记为叙事主线,用采访的形式,与多个政治、宗教、文化、军事领域的圈内人进行交谈,从而深入窥视了印度这个特殊的国家。
如果说《菊与刀》描述了日本民族自己与自己内心的拧巴,那么本书《百万叛变的今天》描述了印度诸多外界与自我的内心“冲突”,从而造就了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国家,而这些冲突有的和国内异曲同工,有的却反其道而行之。
一、爱与不爱
奈保尔本想和一位政治运动领袖见面交谈,或许因印度人特有的时间观念,也或许是那位政治领袖对我们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约见并没有多少兴趣,在数次拜访后,倒是与领袖的妻子玛丽卡慢慢熟络起来。慢慢的,了解到了一个印度女人内心的冲突。
玛丽卡从小为中产阶级之女,种姓较高,生活条件丰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印度这样的女性地位普遍低下的社会情况中,可算人之翘楚。在自由恋爱下与丈夫(种姓较低)成婚,在其他人眼中,大部分人可能会觉得丈夫这是八辈子修的福气,必定会珍惜。但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家暴事件时有发生。但奇怪的是玛丽卡作为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仍然对丈夫的爱不理不舍,认为丈夫再粗鲁的行为,都可以用她更多的爱来赎回。一段时间玛丽卡还因过大的精神压力,几近崩溃,只靠后来出了一本生活自传,才把这压力发泄出来。原文写道:
不过她(玛丽卡)觉得,是眼看自己所发起的达利特运动迅速瓦解使他在政治上感到挫折,才导致了这事中的一大部分。。。。。我爱那个人,但我从未料到我的生命会被贬低到如此地步。
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玛丽卡虽然深爱丈夫,但丈夫也只是他所属物品中的一件,只是贴上了中产阶级的标签而已,只是较为高级罢了。同时也可以看到玛丽卡,受迫于印度的社会环境,为了孩子和自己,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玛丽卡的例子,貌似在国内也多有雷同。一个受到家暴的妻子,一个酗酒、好赌的丈夫,妻子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更也许是为了自己,毕竟很多女性,没有稳定工作或收入单薄,只能靠丈夫来养活自己和孩子,因此再大的委屈再大的屈辱只能默默承受,直到最后一根稻草压过,也许妻子与丈夫一了百了,同归于尽,这样的例子在电视台法制新闻中屡见不鲜。
在婚姻中,中国与印度女性可谓都属于弱势群体,但是,在书中奈保尔还描述了婚姻中另一个糟粕,这就可与中国相反。
原文写道:
中产阶级婆罗门女子不结婚的原因就在这里,她们选择就业,在婆罗门的社群里,我们所有积蓄都花在女儿的婚事上,如果你有一男一女,那就可以相抵,如果你只有儿子,那可幸运了
印度婆罗门家庭,利用儿子娶媳妇,大量敛财,收取女方家的嫁妆,因此有大量女性家庭条件不好,成为大龄剩女。听着好耳熟,在国内,大量剩男因为支付不起婚姻的高额费用,从而恐惧婚姻。也许印度人知道这事,可能会怂恿自己家的闺女来天朝留学成家吧。记得印度知名导演阿米尔汗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男主角同学的姐姐,就是因为男方要求嫁妆必须有一辆车,到三十多岁仍然未嫁,只能靠上大学的弟弟毕业上班后攒够嫁妆钱,阿米尔汗讽刺的印度的社会现实,奈保尔也在书中加以唾弃,爱与不爱,总是被各类物品加以捆绑。
二、住与不住
奈保尔这本印度终章,完成于一九九零年。那一年,国内房地产市场还未被点燃,仍处于计划经济的后续影响之下,是那种结婚用三大件基本就可以解决的时代。但是书中,孟买房价就已直线上升,一般人在孟买想拥有一套住房,也许属于“痴人说梦”吧。
书中,奈保尔和几位印度人交谈,并受邀到其家中做客,认识到印度人独创一种住房方式,隔板房。也就是在别人的房间或夹层内,铺上自己的铺盖,只是在晚上回来住一晚,房东提供一个睡觉的空间而已。白天住客无论外出上班还是做事,总之不留在房间内。
这样的住房方式闻所未闻,可见20世纪末孟买人的住房形势,远比中国要严峻多的多。在第一步作品中,奈保尔第一次到孟买了解到,街边的空位,只要自己连续“霸占”一段时间,那个位置也就属于“霸占者”,并描述一位年轻人,就靠在街边睡了几年,攒够了自己做生意的钱。
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家”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即使现在的观念中“家”与“房”几乎已混为一谈,但靠以上两种方式解决住宿问题,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可能接受的。
也许正因如此,信仰、宗教,才在南亚次大陆这块土地,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印度教、耆那教、锡克教、拜火教,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奥秘,奈保尔在书中已有诸多描述,摘抄:
他的正统信仰是他唯一能够依附的纯正之物,他无法设想没有它的日子要怎么过。。。它的许多教规和庆典及禁忌都是让安瓦的世界得以完整的一部分。
宗教确实让我们得到信心,它锻炼了我们的性格。
我认为,在越来越世俗化的印度社会,在全球化越来越普及的世界,无论是印度特有的宗教和信仰,我相信都在慢慢瓦解和分崩离析,在这个过程中,冲突无可避免,冲突必然产生痛楚,无论是中产或是草根。
中印两国,同属金砖五国之一,同属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同属四大古国之一,我们的相似点太多,不同点也太多,我们的矛盾与冲突,早已不在是教科书中写到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有的时候,也许能从印度找到我们的影子,有的时候,也许能在印度找到我们寻找的答案,就像奈保尔的本书名称,百万内心或许也开始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