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一款叫“羊了个羊”的微信小游戏火爆全网,虽然我不玩游戏,但是对于游戏背后的心理因素非常感兴趣。我们来捋一捋游戏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1.自我效能感
游戏,玩法规则简单易行,让人轻松入门,同时设置虚幻且诱人的目标,让人拥有逐渐升级带来的自信和成就感。这种自信感涉及到是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2.及时反馈机制和赌徒谬误
游戏通关的奖励机制会强化人的行为,不管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会促使人增加打游戏的行为,就像游戏赢了想再赢一把,输了游戏就想再来一局赢回来。
这一把没有过关没关系,人们总是相信自己下一次一定能通关,这种错误的信念也叫赌徒谬误——以为随机序列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机会率与之前发生的事件有关,即其发生的机会率会随着之前没有发生该事件的次数而上升。但实际上,相关概率并不会改变。
比如说投5次硬币,前四次都是反面,最后一次投币正面的概率还是50%,并不会应为是第五次投币就改变另一面出现的概率增加。
3.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想法或行为。
所在的群体中周围的人都在玩这个游戏,谈论这个游戏,为了更好地融入群体,还没有玩的人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也开始接触并投入。
4.心流
心流是指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就是被我们叫做沉迷的状态。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这是一种自动的、不须花费力气的但又高度集中的感觉状态。
使心流发生的活动常常有以下特征,和游戏对照一下:
1)人们倾向从事的活动--小游戏放松放松下
2)有明确的目标--通关
3)能立即获得反馈--每一步操作,都会决定这一局的输赢
4)能够掌握所作的事--操作无难度
5)力所能及且有一定挑战性--关卡从易到难,逐步增加难度
以上就是游戏让我们忘记了时间的“魔力”所在。
如果大家在学习和工作中进入心流状态,效率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5.蔡格尼克效应
人们总是对未处理完成的事情比已经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被一本精彩的小说吸引,熬夜也要看完。追更电视剧,每天准时守着节目播出直至完结。
因为人天生对有始有终有驱动力。
玩游戏,一关没过,会总想着没过的这一关,有时间一定立即尝试。
以上,是根据搜集的资料整理出的游戏背后的心理学原理。看了就会明白,一款成功的游戏,背后都是对人性和人的心理的洞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