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5母子间的心灵拷问

前不久写过一篇《母爱的力量》那是有感于高尔泰的《寻找家园》里的母爱。不巧的是在批阅学生的随笔时,再次看到题为《母爱》的文字。其中的一段文字,有让我动容与沉默:

“你听过世界上最大的谎言是什么?妈不爱吃……

一日,我在书中阅读到了一个小片段,可上面的内容不由得令人沉默良久母亲说:‘如果我失明了,你会怎么办?’

儿子说‘我会带你去整个省最好的医院治疗!’母亲又说:‘如果去这个医院还治不好,怎么办?’儿子说:‘那我会带你去全球最好的医院治疗!’沉默半晌后……

儿子说:‘那如果我失明了,你会怎么办?’母亲说:‘我会把我的眼睛送给你……’

这篇短短的文章却会让许多人沉默良久,而我也湿润了眼眶。是啊!母亲,这个不易被我们察觉却陪伴我们一生的人?为我们做了什么呢?……”

这位学生在文中提到的这样一件天下父母与孩子间的事,也许,很多人会自然想到女生会考验男生的那个类似的问题,一个心灵拷问的难题:“当你的母亲和我同时调到河里,你先救谁?”但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完全不可比,后面这个问题,是一个无聊的问题,但前面母亲问孩子的这个问题,却是一个真正的心灵质问,母子的回答也的确反应了二者的本质:母爱的无私,爱孩子胜过自己;而孩子却真的是自私的,不过是弥天大谎,所以,母亲“沉默半晌”,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母亲内心是多么的心寒,或许想到了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这难道不就是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吗?且不说那些在成年前,母亲日夜含辛茹苦付出的,也不说成年走向社会不久的初生牛犊,单说那些啃老一族,一直被父母默默又苦苦且无奈的“供养着”的“幼稚儿”,补单没有没有半点感恩之心,还在父母年老体衰无能为力持续“供养”的时候,反咬一口,甚至露出“血口”或“狰狞”面目丝毫不顾及家庭伦常的行为。古有“虎毒不食子”,今却有“子不念亲情噬母”。也许,这样的人,应该就是文章提到的这个“儿子”的类型,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不能只教而不育。否则,不懂得感恩,把父母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就只顾自私享有,而变得冷血自私。

还是回到这位学生的文中的这对母子,母子各自的问题及各自解决问题的真实心境与声音。儿子面对母亲的提问,表面看似正面迎接或解决,实为避实就虚,拈轻怕重,逃避是孩子内心最真实贴切的声音。因为,面对母亲的问题,孩子是向外乃至越来越远地“逃”。而母亲如果再问下去,孩子必定是死胡同,而母亲“沉默半晌”,既是给孩子保留人性的里子,更是顾及他世俗的面子。因为,孩子的“逃”,最终是“逃”无可逃的。而母亲的“沉默”更是甚至孩子的本质:谎言,或者人性的自私决定的。当然,母亲也难逃人性之自私,但是,另一层面,母爱,母子间的血浓于水又决定了她的无私大爱是无疆,直至用自己生命换取孩子。我相信,每一个天下父母都是如此,这也正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可怜”之深意,真正是深不可测!

那是否天下孩子都如文中的这个“儿子”所为呢?未必!

在我的身边,却亲身经历感受过这样一件母子情深的感恩且令人动容的事:

那是在本世纪初,记忆中应该是2001年秋季,就在我所读的大学里,和我同班的一个罗姓同学,一个富有文艺性质的男生,重情义,细腻,体贴,尤擅长写作与书法艺术。

后来,听说他的母亲患了尿毒症,对这种病症,并不了解,但听说,是说人体的两个肾脏坏了,不能正常排毒所致。所以,解决或治疗的唯一方案就是尽快寻找到能够与之匹配的肾源,而在与母亲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社会人士中找肾源,那本是比大海捞针的可能性不知小多少倍。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其一是匹配,其二是愿意。这两个条件,任何一个都不是轻易实现的,或者说,任何一个都是难上加难。经过了好几个月,大约是听说找到了满足第二个条件的,因为临终前愿意无偿献上。但是,又因为,反复验证与他母亲的血型等各个方面因素不能匹配。在开心一阵子后,却因此而最终无疾而终。几个月之后的母亲,已经到了病危时刻,如果,在找不到与之匹配肾源,母亲将离开人世。

病情危机,十万火急,不容片刻懈怠。最好,我的这位同学,只能在兄妹两人间想办法,而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孩子商量决定,不能让父亲去做这个决定。虽然父亲万分愿意。据说,人体有两个肾,只要保留一个,不会有很大影响。于是,医院在兄妹两做出决定后,开始为兄妹与母亲做全面检查,并在各方面作科学全面的适配性与可靠性印证。

但是,经过医院为母亲移植肾脏手术而成立的手术组的系列检查与匹配后,好消息传来,妹妹的不完全适配,但自己的和母亲却很适配,而且术后也不会有任何的后遗症。他们一家听了之后,欣喜之余,母亲首先不同意,不愿意让儿子为挽救自己生命而牺牲自己的一个肾,何况这个手术的风险大。母亲认为,自己已经40多岁了,人生已经过半,而儿子的人生还刚刚开始,万一有过什么闪失,那绝不是当母亲愿意看到的。当然,换肾这一手术的费用,据说在当时这一手术费至少要20多万,这绝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这是我这位同学又一担心的难题。因为,身为农民的家境,本就为兄妹的读书有了让父母难以承受的负担,如今为母亲的换肾手术更是雪上加霜。可是在我这位同学的决定下,医院也深深为之感动。

当时全国各大媒体与报纸尤其是湖南省内媒体为之争相报道。毕竟这一手术在全国少之又少,更让人动容的焦点是子为母献“肾”的感人事迹。当然,这一新闻的轰动效应,也可谓一时有“洛阳纸贵”的情景。如此,这样的新闻报道,也让承担这一手术的医院实现了“声名远扬”的效果,最后,医院决定,感动与子为母献肾的事迹,愿意为母亲免费做这一场手术。

后来,听说,手术很成功。术后,母亲还需要继续吃药来维护就可以了。再后来,又听说从儿子身上换过来的肾发生了什么反应,母亲健康有开始出现问题了……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真实的关于母子情深。同样是面对母亲疾病时儿子的心灵拷问,但一个艺术,是就虚避实地逃离,一个是现实,为母献肾来面对。

我觉得,母爱的伟大,自不用证明,那是他们时刻在身体力行的;而我们每一个为人子女的,确实应该不时去面对这样一场母子间的心灵的拷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锅里的水翻着花,哈珍元的手里捏着菜,却一动不动地发着呆。头脑里一再重复医生的话:“不行...
    岩上无心云相逐1阅读 3,690评论 1 4
  • 大家好,我叫杨晓珍。同时我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一个女儿,两个儿子,我自感觉很幸福。在我的眼里,看到孩子一天天长大,...
    一起演讲阅读 1,358评论 0 1
  • 母 爱 无 疆 ——水阳镇60岁母亲活体捐肾救子纪实 章晓铃 40年前,她孕育了儿子的生命,40年后,她毅然捐献器...
    1c8fd8e50f43阅读 2,784评论 0 0
  • 枯木折枝再逢春 1 “宿主,你真的同意把心脏捐给季知月?” “虽然你是攻略者,任务完成之前不会真的死,但你这具身体...
    熊熊不熊1阅读 37评论 0 1
  • 21.柱子神色沮丧地坐在小院的院子里发呆,他爸坐在他的身旁,不停地搓着手。当柱子听他爸说宁宁决定离婚时,觉得天都要...
    云淡风清wy阅读 2,7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