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了我的年级第一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2018年6月22日。

消息灵通人士:在吗?

我:在。

消息灵通人士:你估分了吗?

我:没有,我等分数出来就行。

消息灵通人士:你猜邓书记估分多少?

我:700分?

消息灵通人士:没有,她估六百一二十分。

我:她每次都这样,我根本不相信。

消息灵通人士:是啊,老师都不相信。

我:所以呢?

消息灵通人士:但我相信。

我:你在干嘛?脑子坏了,她肯定在开玩笑,每次考完她都是年级前三的水平。

消息灵通人士:但这次不一样,我相信她。

我:随便你。老子还在担心明天出分呢!保佑我大吉大利。

消息灵通人士:我想请你帮个忙,明早去她家,如果她考差,一定会崩溃的,你试着安慰她。

我:不去,我已经去过一回了,不想再去。

消息灵通人士:求你了。

我:那你怎么不去啊?

消息灵通人士:你家离她家近,方便。

我:你到底想干嘛?

消息灵通人士:我担心她考差接受不了,情绪会崩溃,你去帮着点。

我:她考差的可能性比我考好的可能性都低。

消息灵通人士:你在骂你自己吗?一句话,你到底去不去?

我:我去还不行吗?真是的。

消息灵通人士:谢谢。替我保密。

我:不用,根本不会有你所担忧的事发生。

2,

2018年6月23日。早上,中雨。


我骑着我的破电瓶车去她家。他妈的,国道上坑坑洼洼的,我心情烦躁;他妈的,外面雨淅淅沥沥的,我心情烦躁。

驶过国道,转向县道,再转进入乡道。

我回到那个很熟悉的路口,我停车,驻留。

有人说,回忆如大山大海,汹涌袭来;而我的回忆,却像小山小海,慢慢袭来。


3,

这是我高二写的文章,关于邓书记的。而现在距离高考结束已经一个月了。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我觉得这个社会不公平,这个教育体系有问题。”说话的是一个小小的女生,留着短发,豪气地说道。

她是学霸,经常考年级第一。

她是疯狂的女生,有着别人不知道的故事。

她很偏激,到了一种境界,就是每天你都能听见她的大声喊叫。

她很努力,到了一种境界,就是有时不吃饭在教室疯狂做题目。

她很脆弱,到了一种境界,就是她会到树下轻轻徘徊念着心事。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我们班是初三建的,也就是说我们提前到一中一年。

刚上了几天课,有一个小小矮矮的女生来到我们班。她背着书包,新奇地看着班上,这是她的出场。

我们的讨论声被查尔斯先生阻止,他示意现在是上课期间。

但我还是好奇地揣测着她的故事。

她不是本地的,是隔壁县的,但她和数学老师是亲戚,而且她的伯伯是当地初中学校的校长,她没有考试就进入这个班。

“就让她来读几天,如果不行再送回去。”

这是她的出场,带着莫名的压力。

我们不知道她会因此而担心自己的成绩,她怕考倒数第一,她怕被送回去,丢了脸面。


在初三,我们没有中考的压力,而且,带我们的老师是正带高三,没空管我们,所以我们玩得特别疯狂,一下课就放电影,打篮球。作业经常拖着交,慢慢养成节假日综合症。

我们度过了疯狂的一年。

可是,有一个小女孩,依旧担心自己的成绩。别人在玩的时候,她努力地学习;别人在聊天时,她认真地做题。

但她还在担心自己的成绩。

一夜,她站在教室外,那里有一颗树,她围着它不知转了几圈,她以这种方式把自己的心事说出来。可树听不到她的心声,叶落无声,寂静的秋叶,慢慢地落下。

第一次月考,她第九名,没有考到倒数第一。

可她还是担心自己考到倒数第一,怕被送回去。

她跟寝室里的人说,她们觉得她想多了。

第二次月考,她第六名,没有考到倒数第一。

可她还是担心自己考到倒数第一,怕被送回去。

她又跟寝室里的人说,她们显然不相信。

谁一直卑微地写着自己的心事,把所有的恐惧留在心上。

这是属于她的故事,她一直改写结局。

期末考试,她第一名。

可她习惯了担心,她还在忧虑。

但至少不再那么恐惧了。


所有人只看到她疯狂的性格,却没有人读懂她的烦恼。

她从靠关系走进来,凭借自己的实力,站稳这个班。

她有资本骄傲,有能力疯狂。

班上人都觉得她很偏激,经常大声喊叫。每次考试完,那个晚读是她的狂欢,她叫着同桌的名字,大声念着古诗。整个楼层回荡着她的叫声,充满一股荒废学业的味道。

有些人,必须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绪。

可是,在他人看来,却是一个不好的贬义词。


在班级的元旦晚会上,她参加女主持人的评比,结果落选。

参加的人有三个女生,选两个女主持人。

她的入选概率是三分之二。

可一开始她的落选概率就是百分之百。

“邓书记可以选的?那晚会还要不要了?”同桌说。

后来,我问邓书记,“你当时心情?”

“肯定不好了,很难过。”

“那你想过落选是因为你太偏激了吗?”

“我就是没有主持的能力,不要说这个。”

我不偏激,我只是没有能力。

其实,另外两个也没有能力,也只是试一下。


她参加十大文明中学生的评比,结果也落选了。

同班的二毛却在评比中获得第二高的投票。

“你觉得你为什么会没评上文明中学生?”

“没人认得我。”

“那二毛呢?”

“他经常参加演讲比赛,还是自治小组的成员,一来二去,认识的人就多了。”

其实你的曝光率更多。你是年级第一,老师会经常聊到你。

在光荣榜上,你的名字留在最上面的位子。

可这并没有用,你留给人的印象永远是一个偏激疯狂的女孩。

我以前的同学跟我说,“那个女生是不是你们班的?”

“是啊。”

“我感觉她好偏激啊!”

“何以见得?”

“有一次,我去数学组办公室拿卷子,她在那里数卷子,大声讲话。主要是对老师说话的回应太厉害了。”

“怎样?”

“比如,数学老师问她这道题如何,她说题目出得太变态;老师问她这道题她怎么解,她说太难了,做不来。”

“其实她是做得来的。”

她永远觉得社会不公,所以她用偏激的语言讽刺这个社会。


我记得她有一次和物理老师的说话很牛。

那次在月考之后的课上,我们物理考得不好。

“这次物理试卷难吗?都是基础题。”

“难得要命。”她说。

“班上过90分的人不多啊,这不正常啊!”

“这其实很正常。”

“最高分没有在我们班,这说不过去了。”

“这其实也很正常。”

老师被气到了,说,“其实就你不正常。”

大家笑笑。

而那次,她的物理考得很好。

有些人的性格,其实就是习惯,你一开始就埋下了种子。


她小时候在当地的中心小学读书,那时候她就表现出不同一般人的担忧与恐惧。

她很害怕自己会变笨,变得读不来书,做不来题目。她很害怕自己落在别人后面,只能远远看着别人。

她的伯伯是当地初中学校的校长,她很怕他,或者说,他像她心里的权威人士,而她要做的就是不被他批评。

有一次,她穿上漂亮的靴子,是女生很喜欢穿的那种。

可他伯伯一看,严肃地说,“女孩子穿这么漂亮不好,要用心在学习上,别一天到晚想着这些事。”

她再也没有穿过这双靴子,也没有买过漂亮的衣服。因为这样就符合她伯伯的要求。

女孩子要用心在学习上,所以在小学时她的成绩就名列前茅。


一个人,究竟要受到怎样的影响才会在小学就说出,“我要考不上第一,我就从这里跳下去。”她当时在四楼。

她父母后来听说这件事,很担忧地看着她,说,“你怎么会想这些事?”

她觉得正常。

其实就是这个世界不正常。

经常一件事,她要反反复复地做好几遍,直到满意为止。

经常一条路,她要来来回回地走好几回,直到开心为止。

老师摸着她的头说,“你想得太多了。”

没错,想得太多了。

可她必须这么想,一旦没有,好像这个人就不像她了。


很小的年纪,她就选择以偏激的姿态面向这个世界。

不知在小学还是在初中时,她参加一项文艺表演。

结果她没能去,班上人议论纷纷。

另一个温柔娇小的女孩去了。

班上人议论纷纷。

她觉得不公平,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参加元旦文艺表演,可老师换了人。

而老师觉得她太容易激动,不符合角色,换了人。

她很愤怒,就写了一个小品,送到隔壁班上,让他们表演。

他们大获成功。

她说,这种感觉很解气。

如果这世界太不公平,我愿意出来做个公证人。

可别人不是这么想。


在初三,和她同一个寝室的女生性格和她差不多。两个都是性格外向的人,不拘一格,说说闹闹。

可这样肯定会有矛盾,有冲突。两个人性格太近,会伤到对方。

所以她们俩冷战了好久。

似乎这样做,就可以保留自己的面子。

我一直很好奇,小诗为什么选择向占精明问问题,而不向她问问题?

这样不是很方便吗?她们是室友。

可两个性格太近的人,有时会受不了对方。

这是小诗不想向她问问题的原因。

我们是什么时候觉得她太偏激了呢?

是在她语速太快的演讲中,还是在疯狂地背诵古诗词中?

是在她刻意和别人比较中,还是在抨击这不公的社会中?

是在她过分地注重成绩中,还是在停不住的神奇笑声中?

或者,从她来班上的一开始,就觉得了。

她说话很快,有时回答问题对方没有听清,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表达自己也是一项技术。”

她时时会大声笑起来,一笑,牙齿全暴露出来,伴随这“绕梁三日”的笑声,回荡在班上,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要控制住自己。”

就这样,她的形象一步步被描绘出来。

她很怕考差,于是,伴随着她的是对考试的敏感,对分数的敏感。有时在月考时,她早上是不吃饭的,因为激动紧张,没有胃口吃。

“你不会饿的?”

“不会,一紧张我只在乎考试,一点都不会饿。”

我无言,“这实在是太厉害了。”

“我就怕考差。”

她的不想考差,是不允许在任意一个科目上出现问题。是啊,她的努力应该得到回报。

可她有时在数学上出现问题,而后排的冯军同学数学很好。

她觉得冯军嘻嘻哈哈的,却每次数学考得这么好,这不公平。年级乐也会拿她的数学和冯军比较,说她数学肯定没有冯军扎实,她激动地说,“我一点也没有比他做得少。”

还有理综,她觉得他没怎么努力都考得很好,这不公平。

而她,却花了好多努力在上面。

她问为什么。

“他的努力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某人回答。

她不信,可最终还是信了。

其实这没什么重要。

我有时看到她因数学没考好闷闷不乐,垂头丧气。想想自己,一股惭愧之情流露出来。

她同桌是个矮矮的安静的女生,在她失控时安静地安慰她。

她有时就坐在地面上,或蹲着,在大家看来这很奇怪,而她就这样宣泄自己的情绪。

在某个节日,同桌送给她一张明信片,上面写了一些话。

原话我已记不清,好像同桌是在善意地提醒她。

我第一眼看到这张明信片时,觉得那个女孩写得太好了,她看出同桌偏激的性格,以及过于注重成绩的毛病,于是安静地在纸上以文字提醒她。

但那张明信片最后还是丢了,写的话她已记不清了。

至于故事,还在蠢蠢欲动。

她经常开同桌的玩笑,说她太矮了,说她太丑了。她只是想开个玩笑。

而同桌知道,也没有发脾气。

她觉得她真好,怎样她都不生气。

一个外向的女生,和一个安静的女生,也许更好做朋友。所以年级乐每次调整座位时都不会把她们分开。


她为什么不留长发?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而我得到的答案更有趣。

她说,留长发会变笨,会读不来书。

我猜,这可能和她伯伯有关,“女孩子穿这么漂亮不好,要用心在学习上。”所以她觉得留长发不符合他伯伯的要求。

有一次暑假,她打算留长发,漫长的两个月过去,她的头发可以扎辫子了,可开学的前一天,她却干脆利落地剪掉了,“太影响学习了!”

剪掉的不止是留了两个月的头发,还有她的琐碎一切,只要会让她变笨,都要灭掉。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她说,她也想要像同桌一样温柔,做一个安静的女孩。

可是,做不到。

我曾想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但世界太吵,我不得不偏激。

这是她心里的世界,一个温柔的小人,一个疯狂的小人,这些都是她,所有挥之不去的矛盾,都是她翻来覆去的心事。

她还曾陷入怀疑的问题,她觉得世界不正常,学校有问题,教育体制不公平。她怀疑同桌虽然对她好,但背地里肯定很讨厌她;她怀疑老师看重她,其实背地里也很讨厌她。这一切都是虚假的。

选择偏激,只是不想安静下来发觉周围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不想停下来发觉没有人可以安慰她。

可一切都很真实。

周遭的人,都很真实地存在。

她的同桌,安安静静地摸着她的头,安慰她;

冯军,像她的哥哥邓上鹏,数学好,羽毛球也不错,他和她嬉戏打闹,而她,仿佛看到她哥哥的影子;

气场强,除了装逼,什么都好(其实装逼也挺好),而她总是开他玩笑,他也不介意。

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路过她的世界,或多或少留下温暖。

她觉得,不应该怀疑自己,不应该怀疑别人。所有的一切都很好。


她喜欢读诗词,古典的韵味,优美的韵脚,都是她的最爱。

她自己买了一本唐诗宋词,一天一篇地背。在早读,在晚读,她放声读诗词,冯军在一旁咬牙切齿,“太吵了。”

她喜欢苏轼的旷达,喜欢李清照的忧愁,喜欢流淌着诗词里淡淡的清香,在那一刻,她说她变得安静了。

她给我两句诗词,我把它们插在文章里。

前一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后一句: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前者是她的过去,后者是她的将来。

这是谁的雅意,写着谁的故事?

至于现在的她,她没有诗句形容自己。但至少,她在慢慢变好。


其实,我在初二时就见过她。

我一表弟和我同龄,他在湖丰中学读书,所以我去过湖丰中学几次。

印象里我见过一个瘦瘦小小的女孩,留着短发。表弟说,“那个人这次考年级第一。”

时间地点我都忘记了,只留下一个模糊的人影。

我去过她家,她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他们都很瘦,还有些腼腆。

妹妹说,“下午上英语。”

她说,“有什么好上的,回来我教你。”

她又问我,“你猜我弟弟上几年级?”

我忙着吃饭,随便说,“三年级。”

“你怎么知道?”

“这都让我猜对了。”我想。这时我看见墙上的奖状,灵机一动说,“我看了墙上的奖状。”

然后,她小小地嘟哝了一声,好像有点不屑。

我突然觉得这好有趣。


其实,在家里她很懂事,我和她爷爷聊天,他老人家一个劲地夸她懂事。看来在家里果然不一样。

虽然她经常容易激动,但还是愿意静下来的;虽然她一天到晚吵着教育体制不公平,但她还是走在最前面;虽然这世界被说成阶级固化,但她还是愿意相信这个世界。

4,

我到她家,群里已经开始高考出分的聊天了。

邓书记看到我,“你怎么又来了?”

“我怎么不能来呢?”

“你不会要在这吃饭吧?”

“那当然了。”

屋外,碎石铺在院子。

“你考得怎么样?”

“六百一二十分。”

“怎么可能?”

“我理综错三个选择题,英语错三个阅读。”

我心咯噔一声,心想,“北大清华没有了。”

我说,“还好啊,你语文那么好,英语作文也会很高的,理综大题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她说,“我这回真的考得很差。”

我心又咯噔一声,心想,“那家伙说的不会是对的吧!”

她爸还在手机上刷高考分数。


我从外套内侧掏出前三年录取分数线的小册子,她抢过去,认真地在那分析。

“你说,华东师范大学怎么样?”

“怎么可能,即使你考差,分数也会比这高。”

她没理我,接着往下翻,“你说华东政法大学怎么样?”

“你不要玩我了吗?你要相信你自己。”

“你说如果我考差,班上人会怎么想?”

“你不要乱想,要相信自己。”

我心已经慌了,想起那家伙的话。而她爸还在刷成绩。


群里分数陆续出来,我给邓书记看,她看完,面无表情地还给我。后来,她知道占精明的分数,叫我打电话给他,问他要不要补习一年。

我无语,但还是给他打了个电话,邓书记说,“你要补习吗?”占精明回答,“我不,我还可以上天津大学,我不补习。”

挂了电话,我看见她在碎石上不断地走着,低着头,好像在想什么。她头上的发带,使得她看起来更加倔强。

我喊,“你要相信你自己。”

她抬头看着我,面无表情,又低下头,又开始想着什么。

她走着,我跟在后面走着。

我们在外面。她爸走出来,告诉她成绩,她呆滞了几秒,我也呆滞了几秒,她爸轻轻地拥抱着她,摸着她的头,“你已经尽力了,已经很好了。”

我发呆,呆呆地看着。

我以为她会崩溃,没想到她很平静,仿佛已经接受了。她又低下头,想着什么。

我问,“你会难过吗?”

她说,“不会。”

我沉默。

她说,“我看起来是不是很平静?”

我无奈地笑笑。

“其实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很担心的。”

“我从来没考过这么差。”

“我是不是掉到一百名以外啊?”

我沉默。

她低头翻着小册子,找出合适的大学。突然,她想起什么,抬头说,“我要问雨宁考了多少,我们要去同一所大学。”她赶忙上去拿手机。

我在吃饭,饭很干,没心情吃,屋外她和她的同桌打电话。我不知道她们聊了什么,我只看见邓书记面无表情地回到座位上吃饭。

后来,她爸告诉她,她哥刚才打电话来,叫她回一个。她拿过手机,又去外面打电话。

她爸跟我说,“其实我想让她再补读一年,反正她还小,要是她就这水平考这样我接受,可她不是这个水平,她700分都考过,考试几乎不掉出前十。”

“是啊是啊。”

“你知道吗?她高一刚开学奖了3000块钱,我现在都没用。她一直成绩都很好,就这次考得这么差。”

我低着头,努力吃饭。

他妈妈说,“其实女孩子考到这样也是不错了。”

我赶忙说,“对,对!”


突然,哭声传来,崩溃的声音,“我从来没考过这么差。”我急忙跑出去,看见她已经瘫坐在地上,两个手机都掉在地上,一个是她与她哥通话的手机,一个是她妈妈的手机,掉在地上的还有她的头带。她妈妈把她扶起,我捡起两个手机和她的头带,她爸爸也赶出来,抱着她,说,“不要憋着了。释放出来更好。”

她憋了三个小时,最后终于在与她哥的谈话里崩溃了。我不知道她哥说了什么,也许她不能面对她的分数,不能面对她的哥哥。

“这孩子就是太懂事。憋这么久。”


在她父亲安慰她的时候,电话来了,她妈说是同学,她爸示意我去接。我去接,熟悉的声音传来,是她的同桌。

我说,“她哭了。”

“怎么了?刚才我们聊的时候她都好好的。”

“那是憋着的。”

“我可以跟她聊一下吗?”

我转向她爸妈,示意这是她同学,想要和邓书记聊一下。邓书记愣了一会,然后接过我手中的电话,走进厨房。


她爸妈说,“吃饭吃饭。”我走向八仙桌,我碗里的饭已经凉了,入口更加干。这是我吃过的最艰难的一次饭,或许我就不应该来。

吃完饭,我跟她爸妈说我去看下她。我走进厨房,看见她坐在最角落的凳子上,用手机查着相关的大学。我站在她面前,呆了十几分钟,不知道怎么开口。

然后我说了我至今最后悔的一个话:我站了这么久你都不理我一下?

她说,我不说话的意思是你应该走。

我愣了一下,说,“其实是有人叫我来的。”

她抬起头,有点震惊,“谁?”

“我不能告诉你。我答应了他。”

“那你干嘛跟我说这个啊?”她有点急躁。

“你知道我之前为什么一直说你要相信你自己?”

她沉默。

“是一种暗示,虽然你一直没理我。我现在要走了。”

当我快走出厨房的时候,听到一声“谢谢。”

我心情沉重。

5,

手机群里已经聊到高潮了,每一个人成绩自己已经知道了。

我骑着电瓶车回家,路上坑坑洼洼,外面淅淅沥沥。地上的积水,溅得我大腿上都是。我艰难地骑回家,糟糕的心情。


回到家,拿出手机,我预约的高考成绩已经传到我的手机:609。

我几乎忘了这件事。

他妈的。


十几天后,占精明传来图片:邓书记笑得很开心。她穿上头带,酷得像个日漫的一个角色。

手机面前的我,怅然若失,眼神呆滞。

6,

人总会有一次滑铁卢。

憋着,很痛苦,但显得坚强;说出来,很没面子,但能释放情绪。

大多数人一开始憋着,面无表情地假装无所谓,心里却一直在下伤心的雨,后来,情绪压着,总会遇到一个极点,或崩溃,或流泪,或呆滞。


邓书记高一新生时领到的3000块钱,高高兴兴地交给爸妈。从此,她的成绩名列前茅。

她爸妈高高兴兴把3000块钱放起来,不允许用。这三十张一百块,被压得平整,没有一丝褶皱。


我高一领了2000块钱,这是我最后的荣光。我用了两百,高高兴兴地交给爸妈1800块钱。从此,我的成绩忽上忽下。


我现在想起6月23号的这一天,我对自己居然那天一点都不关心自己的成绩感到震惊。当我看到自己的成绩时,一瞬间一切都结束了。我没有等待查分的焦虑,没有参与群里的聊天,一切不经意地发生了。我整个脑袋都想着邓书记的事,忘了我自己的事。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至今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


我不知道邓书记最后选择补读还是选择和同桌去同一所大学。

我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走出那个滑铁卢。

我不知道很多事。

7,

消息灵通人士是谁?似乎已不那么重要了。


时间会抚平所有的伤口,淡化所有的痛苦。

而那三十张一百块,被压得平整,没有一丝褶皱。

以后也会被压得平整,没有一丝褶皱。


我记得最后一声谢谢,是我听过最感动的一声感谢。

而那声感谢,也会被淡化。


是啊,偏执如她,在与她哥通话的那一刻,青春哭了。

而世间再没有一条路,可以找回当初那个任性爱笑,留着短发的女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651评论 6 50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468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931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18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34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198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84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26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41评论 1 31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63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3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30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36评论 3 32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7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29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4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29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匆匆前行的缩着颈脖的路人,摇曳在风中的几片枯叶,街边垃圾桶里觅食的夹着尾巴的小狗,瑟缩在墙头上的小猫,无半点生气的...
    泰王国的中国人阅读 438评论 0 0
  • 今天很衰 语文课被叫起来念课文 絮絮叨叨一大段错了好几个音 超级尴尬 中午兴奋地跑去拿快递 结果还没到 想着去排队...
    kikomi阅读 262评论 0 0
  • 释梦起源于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如果推荐国内著作的话,可以看朱建军的《释梦》。 在梦中,你的情绪感受是很重要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