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 A 银行(一家大型的商业银行)的企业贷款部门,说可以给我提供一笔贷款。
一般听到这种电话,我会直接挂掉。但最近,提前还房贷的新闻屡见报端。我忍不住和她对话起来。
我问:“你们这边的贷款利息多高?”
网上那么多人嚷嚷着消费贷都比自己当年的房贷低。因此,我好奇现在的贷款利率到底低到什么程度。
对方听到我问贷款利率,立即说“我们的利息是十分优惠的,您也是非常优质的客户,我们能给到的利率是三厘”。
听到这个回复,我内心一沉。第一,没有哪个正规的机构会用“三厘”来描述贷款利率,民间借贷使用这种计算利息的方法比较多。第二,我从来没有在她自我介绍中提到的 A 银行开过户,我又怎么可能是优质客户呢?
本来在这个时候,我就该挂掉电话的。但我又忍不住多嘴一句:“你说这个利率是怎么回事,一般说利率不是按年化来计算的吗?”对方回复说:“年化4.75%。”
她话音未落,我立即挂掉电话。不是说好了贷款利率进入 3 时代吗?
事后,我对她的身份有一个推测。她不是银行放贷业务的正规职员。银行不可能不对我的经济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就给我一笔贷款额度。
退一步说,即便她是正规职员,这个贷款利率也不见得比过去两年的房贷利率优惠多少。对想要找资金提前还贷的人(不是我)来说,这笔钱也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