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我们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本身的意义。
原生家庭,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家庭,各有各的不同。有些人的家庭,似乎天生就充斥着美好、温暖、快乐。有些家庭永远充斥着争吵、训斥、比较。
在我们村子里,有一户人家。几乎和这个村子里的所有人隔绝。不和村里的人来往。一家五口人,住着破旧的一层土胚房。和村里各家各户的三层小楼房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土胚房,我却很喜欢。
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你总会听到一阵阵欢声笑语传来。老人和孩子打成一片。嬉笑玩闹的声音环绕在耳边。让你忍不住的想加入到他们的快乐中去。
这家土胚房主人的孩子,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现在的她是一名人民教师,和我一样。从小她家里的条件不好,但是她很节约。她文具盒里几乎没有一只完整长度的铅笔。几乎所有使用的铅笔如粉笔长度大小,甚至比粉笔的长度还短。相比于她,我自愧不如。我虽然,住着3层的楼房。享受着父母给予我的最好的条件。穿着漂亮的裙子。小皮靴。用着最新式的铅笔。但是,我却羡慕着我朋友的生活。
每次放学,我就特别想去她家里玩。很喜欢待在她的家里。她家里有最温柔,理解孩子的父母。她家里有把孩子当朋友的父母。她家里对所有孩子都一视同仁。
反观我的家里,我却几乎找不出快乐的感觉。我的父母爱我。这是肯定的。我一直都知道。我的父亲是一个很严厉的人,而且不善言辞。特别凶。只要做错事情,我就会被大吼一顿。我特别怕他。对父亲的恐惧超过了对他爱。
每次看电视,只要父亲来客厅坐着,我就会提前睡觉。刻意去躲着。内心的害怕,让我跟父亲之间的距离变得很远。只要是父亲在的地点,我就会自动的选择躲开。不是我不爱他,只是长此以往,父亲的严厉在我的心里留下了阴影。
其实,父亲并不是只有严厉的时候,他也有很温柔的时候。还记得,我刚上初中那会。我的中午,三面环山,冬季的太阳只能远远的看它洒落在半山腰,却永远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实在受不了冷的我,借宿管阿姨的电话。给家里打电话,带点衣服到学校。我本以为是妈妈带衣服给我,结果是爸爸给我带来。(我的爸爸小时候,一直忙着赚钱,我的衣食住行一直都是由妈妈负责,爸爸几乎从未参与过我的生活之中)。
当时的我,别提多感动了,这是我的父亲第一次给我带衣服。还有一次,我高考考砸了,刚过二本线。我的母亲,一直在旁边批评我,说我不如别人……。我一个人离开了客厅,一个人在房间里痛哭,不过一会,我听到外面有脚步声,慢慢的我的门被推开了,我想应该是妈妈来安慰我了。可是,结果是我的父亲。他走到我的床前坐下。对我说:幺儿,不哭了。有爸爸在。考差了不要紧。我们慢慢考。爸爸不怪你。瞬间,我心里一直以来认为爸爸不爱我的那道防线消失了。
他只是不善言辞罢了。可是他是爱我的。我开始转变我的想法和思维。从那以后,试着去接受严厉老爸的个性。试着去跟老爸说自己的心里话。
试着在他心情好的时候,跟他说。我对朋友的羡慕。我希望爸爸也可以很爱我。我做错了,慢慢的给我说。我会改正的而且我会很乖的。他也在慢慢的修正自己的脾气。我们开始坦诚相待。
人生就是一场自我拯救。没有人会一直都是快乐,幸福的存在。一切根源在于自己怎么想。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