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病友给我推荐的,她是90年代初的大学生。
起初我以为这本书没有什么特色之处,等我潜下心来认真阅读了几章节,并给于先生分享讨论之后,才发现我的浅薄无知到底有多大。
这可能是最近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了。
半夜三点睡醒之后,又忍不住拿起这本书读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困意来袭,再次关灯睡觉;早上上班的路上1个半小时的车程,我还是在捧着这本书津津有味的读,直到下车,还有最后的十分之一的章节没有读完。
人生只有一件事---没有比“学怎么活更重要的事情了”。
写到此处,我忍不住打开微信,对我的推荐人发些感谢的话语。
“赵姐 早”;
“《人生只有一件事》我快读完了”。
她很快就回复了一句:
“感觉怎么样?”
接下来我开始了滔滔不绝的讲述我的读书感想:
“这可能是最近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了。
半夜三点睡醒之后,又忍不住拿起这本书读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困意来袭,再次关灯睡觉;早上上班的路上1个半小时的车程,我还是在捧着这本书津津有味的读,直到下车,还有最后的十分之一的章节没有读完。
人生只有一件事---没有比“学怎么活更重要的事情了”。”
没等她回复,我又自顾的码起字来:
"感谢赵姐 给我推荐了这么高质量的书籍";
"关于工作的章节 和稻盛和夫的干法 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要投入,要付出极大的热情,假装去喜欢这份 枯燥乏味的工作 慢慢的就会爱上工作 最后享受工作 喜欢工作;
对于自身,做人或处事 将那些诸多不愿意的事情 慢慢的转变心态 变成不排斥 接受理解 愿意去做 不要抱怨环境 要去转换自己的心态;
对待家人 没有大小之分,要讲尊重 要孝道 不要在外面的事业地位的成功的假我表像 带到家里面 只有心中有尊重,才能和家里的每一个人处理好关系 亲密和谐的关系;
包括孩子 老人 伴侣;
榜样和爱 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对待亲密关系也是 尊重和爱 包容也是如此;
做事情 不要去试图掌握全面的结果,要学会接受现状 随波逐流也是让人放任自流,而是意识到自己能做到什么样子的, 就做到最大最优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争取所有人的喜欢和认可,做好自己,不妄自埋怨自己,不高傲自己;
哈哈哈 赵姐 这是我这几天的读书体会。”
无论我们在外面的社会上打拼的有多么成功,都无法将这种成功的光环带到家庭里面,你的伴侣和孩子不会因为你的社会地位有多高,钱财有多多,就对你的坏毛病坏习惯坏榜样,多容忍一分,多包容尊重一下。
你在家庭里面的地位要由你自己争取的,比如说:一位名医,婚姻生活十几年,差一点到了离异的地步,他自己还觉得很委屈,觉得太太太不珍惜目前优渥的生活,闹离婚,后面才得知,他这个人回到家,脏袜子都是乱丢放,妻子提醒了很多很多遍,都没有效果,最后直接无视他的进门回家休息。
后面他有意识的改变了自己的这一行为,知道自觉的将脏袜子放到固定的脏衣篮里面,一次次他的妻子眼中出现了惊喜,慢慢的也开始恢复了对他的关心。
乱丢脏袜子,本来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屡教不改,忽视妻子对家庭的干净整洁做出的用心奉献,这就是涉及到不尊重人的程度了。一个在家庭里面得不到尊重的人,怎么可能不产生想法呢。离异的念头肯定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
还有对待孩子的教育也是,很多功成名就的人,常常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认真学习功课,老是吊儿郎当的,父母看着很捉急,后面才知道,原来家里的跑车,保姆,别墅,孩子一出生就享受到这样优渥的生活,他以为这是父母自然而然的生活环境,殊不知这是父母辛辛苦苦打拼了几十年才创造下的局面。
他根本就想不到去努力奋斗打拼,而父母光想着让孩子也能像自己当年那样,从一无所有,一穷二白的起点,奋斗成现在的成功姿态,孩子他怎么可能做的到呢。
当父母意识到这些之后,卖掉了跑车,辞掉了不必要的保姆,换上了一般的房屋,热心专注的做公益服务,一段时间之后,孩子果然上进努力了很多。
还有一些教育孩子很成功的富裕家庭,他们从来都感恩父母,自己的一无所有的父母,能节衣缩食,养活全家大大小小,还能将自己教育的那么好,让自己能在社会上出人头地,享受今天的幸福生活。
而他的孩子们,如何对待他的这一做法呢,当然有样学样,十分尊重他们,也愿意站在父母的肩膀上,去开创更加辉煌的成就和未来。这是个令人欢喜的局面。
对待工作,无论你多么不喜欢,也请试着假装去喜欢,试着去投入热情和专注,把当下手头上的工作做好,一件事接着一件小事的做好,慢慢的你就会对工作产生热情和好感,取得工作的成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加薪和升职也是水涨船高的事情。
对待旁人,对待自己,也是尽人事而知天命。
不要试图去赢取所有人的喜欢,你只要自己的初心是纯真的,是善意的,能对其中一小部分的人有所帮助,你就应该感到很幸福和开心了。
内心的幸福和知足,由自己来把握。
多和别人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味,多去试着去关心别人,多主动的自发的去做事情,我们的幸福才能更多一些。多怀有感恩之心。
你所能达到的成就一切都由因缘际遇的。
随时、随机、随缘。
抓住大道理不放,是心性成长、事业发展和人生圆满的障碍。
“修愿意”不仅是企业实现最高效能的方法,也是人生幸福的大道。
我人生的重大决定,从来不是经过慎重考虑,严谨设计、认真追求来的,一直都是意外的旅程。
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视为人生此刻的背水一战,斩断自己的退路,必须打赢这场仗,至少取得“战胜自己”的成果,再谈其他。
人若发觉自我感觉良好,就得马上有警觉。
把对让给别人,把空间还给别人,不仅对别人有帮助,更有益于彼此的关系,何乐而不为?
我还会读很多遍这本书,还会推荐给更多的中年人去阅读。
道法自然,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