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8年11月3日晚上8点
理工大学松林寝室突然人声鼎沸,我想大概其他男寝,其他学校的男寝也是一样的躁动。因为这一刻,中国电子竞技代表队IG在2018英雄联盟世界总决赛上从40个国家的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一骑绝尘,拿下冠军,等待了7年,中国的电子竞技终于如愿站上了巅峰。
很巧,我也是这么多狂热者中的一员
有人不打游戏可能不太清楚获得这个奖有多么不易,我也明白当人们一提到电竞,就会有无尽的质疑声从四面八方用来,但是今天我还是想为电子竞技说几句话。
第一,电竞不是游戏,是一场真的竞技
我们都知道一个体育竞技的国家运动员要想登上奥运会的舞台,需要从小忍受超乎常人的训练。而一个职业的电竞选手亦是如此。
调查统计,一个职业电竞选手平均每天要训练9.6小时,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每天在板凳上坐并且精神高度集中大概10个小时,每天要双眼盯着电脑看大概10个小时。那些无数个日日夜夜春夏秋冬都在进行训练的选手需要不断打磨技术性,策略性,反应力,团队协作,心里素质,大到熟知各种策略并在赛前那几分钟根据对手的情况快速分析出对策,再小到对一场游戏精确到每一秒的游戏节奏的把控等等。
你发现了吗?电竞真的不是一场简单的用来释放压力,追寻快感的游戏,用百度百科的话来说,它是利用电子设备作为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用智慧进行的一场搏斗,能是儿戏?
第二点我想说:电竞可以接受质疑,但不该背锅
IG夺冠过后,有位著名的电子竞技战队投资人收到了一份来自初中生的来信。信中这名初中生说自己打游戏很有天赋,希望加入这名投资人的战队,并且承诺半年内就能成为游戏高手,去赛场争夺荣誉。这位投资人的回复是:孩子,体育也分两种,一种是全民健身,一种是竞技体育,你有天赋,但不是天才,还是好好念书吧。
不得不承认,电竞精神的宣扬对广大青少年有着莫大的影响,他们中有些人沉迷游戏无法自拔,有些人拿追电竞梦当做借口不务正业,还有些人稀里糊涂的跟着所谓的“电竞潮流”被裹挟着向前,于是来自家长,老师,社会,甚至于这些自己还沉迷其中的人的谩骂,谴责铺面而来,于是大众的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等式:电竞=打游戏,打游戏害人不浅,所以电竞也真是害人不浅。
这个逻辑似乎很有说服力,因为大家都把聚焦点放在游戏,或者电竞本身,去不断质疑,抨击,然后取得稍微的自我安慰,但是却选择性的屏蔽那个如何一步步让自己的孩子堕落于游戏的过程,这个过程才是关键所在。
当我们撕开这层溃烂的疤,才应该扪心自问:平日里,是不是极少关注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他喜欢做什么事情,有什么爱好,学习怎么样,朋友怎么样。
诚然,就算他真的爱打游戏,你有去了解过他平日里玩的是什么类型的游戏吗?他都在什么时间段玩?有没有不只是空叹恨铁不成钢,而是试着融入,然后跟他设立时间约法三章,什么时候该玩,什么时候不该玩?如果连这个过程中的这些事都不曾做到,就没有资格只是单单指着电竞责问,然后心安理得的甩锅。
古人说“愚昧来源于无知。”当你无知的时候,你不妨去看看电竞近年走过的路程:16年第一个电子竞技专业经教育部同意开设;17年国际体委会在官网对电子竞技提出高度赞赏;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电子竞技第一次被列为表演赛演出。电竞已悄悄努力的朝着正面迈进。我一定不是在鼓励大家都去电竞之路,也不是在鼓励大家要打游戏,我只是希望家庭,社会是不是可以给予那些同样是奋斗者的电竞人员一点点的肯定,至少不要一竿子打死一众人,亦或者放开一点点的陈旧试着去理解一点点,这个要求其实一点都不过分,因为也许正是这一点点,创造出的可能是一个行业和无数个的职位,带动的是其他无数行业的经济,甚至可能碰撞出下一次的新型革命。
我特别喜欢《中国电子竞技幕后史》这本书的作者说的一段话,他说:我们这一代的人还有一个特殊的责任,是努力的探索和开拓新的路子,建立一个可以包容孕育新文化的世界,让我们的下一代敢想敢选能做,让那些健康向上的亚文化都有机会发芽生长。
我觉得这话说的一点不假,就像今天我让大家听到我这个网瘾少年的呐喊一样,大家是不是还可以去听听别的声音,只有试着了解才能给出机会 有了机会才有发展的可能,不然哪里来的具有新思维的新青年,又怎么会有看世界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