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我好像是对正经的事不太上心,其他的事却挺上心,比如本该拿着教师资格证的书在看才对,而我反倒借了一本课外书在翻阅。因此,我常常感觉自己是坐在路边鼓掌的那个孩子。
这本书不到300页,现在将近看了1/3,可以说巴菲特从小就认定自己,将来有一天会变得很富有,6岁开始就懂得做生意,将买进来的口香糖转手卖出去,从中获得利润,再到后来改卖可乐、二手高尔夫球……他尝试了很多,从小他就懂得赚钱,同龄的孩子还在玩耍的时候,他就背着商品走到各地方售卖,把自己的钱都攒起来,家族的传统让他养成了“吝啬”的好习惯,身上穿的衣服和脚上的鞋子即使破了也并不在意,一直以来,在巴菲特的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就是赚钱。
或许天才真的从小表现出来的就不一样,当其他的小朋友还在淘气的年纪时,巴菲特就常常静静地思考,从来不会捣蛋,也不会吵吵闹闹,他到底在思考什么呢?家里的所有人都看出来了,他比一般的小孩要乖,而且乖得不是一点半点。
我在想,从小他表现出的那种对赚钱的执着,还是受家庭的影响,巴菲特的曾祖父有着高远的眼光,开办了当时镇上的第一家百货商店,后来巴菲特的祖父也经营着百货商店,因为这种商业头脑,或多或少来自于家族――是没错的。
如果是我,6岁的时候,估计不知道跑到哪个山上捣蛋去了。
渐渐地,巴菲特上中学的时候,他就已经攒了1000美元了,拿到现在,相当于几十万了,不得不让人佩服。但这时呢,他的父亲霍德华当选上了美国的议员,所以他们一家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因为巴菲特不喜欢新事物,他对熟悉的、已知的事物很习惯,随着搬家,周围的一切都是新的,所以巴菲特并不开心。以至于后来他和祖父的电话中谈到了此事,出于对巴菲特的关心,祖父希望巴菲特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和他的姑妈住在一起,就这样,他又搬了回来――如愿以偿,但也是做了很多父亲的工作。
就这样,开心地度过了几年,但中学很快过去,巴菲特不得不和一家人再次住在一起――新家,这个时候,该进入大学了,巴菲特认为大学会浪费自己赚钱的时间,开始和父亲抗衡。父亲认为必须要进入大学学习和拥有学历,于是巴菲特妥协,提出的条件是父亲支付大学的费用。
大学的课程是无聊的,没有多少可实践的东西,巴菲特此时依然忙碌着,担任着一家报社的营销负责人,管理着几个报童,丝毫不吝啬、非常愿意把自己曾经的报童经验分享出来,这时候巴菲特每个月的工资已经达到300美元――他的工资比他的老师还多呢。
大学毕业之后,父亲希望他继续深造,于是他打算申请哈佛大学的研究生,本来认为是志在必得的事,没有想到面试碰壁――原因是面试官对巴菲特的印象不好――19岁的年龄,16岁的身体,9岁的心理,太小了,认为他身上表现出来的领袖力量还不够,劝他工作两年再来面试。
也许真的是巴菲特还太年轻,毕竟他当时穿着宽大的T恤和破洞的鞋子……
以上这些是他到大学的经历,从他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1.坚定的信念:一定会变得富有的愿望,一刻都不曾懈怠。
2.吝啬,对任何的支出都很谨慎,无论是对别人,还是自己。
PS:本期书评先写到这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