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为基,方可行远

人活一世,步履不停,努力似乎是刻在骨子里的信条。尤其身为教育工作者,面对特殊人群与特殊职业的双重责任,更是不敢有半分懈怠,总想着把更多精力投入工作,却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最重要的自己。

回顾几十年的工作日常,我的饮食状态早已成了一种“对付”。每天清晨,晨光未亮便要为工作奔波,早餐从不是精心准备的温热餐食,往往是揣着一个鸡蛋、带着一杯牛奶,在赶路的间隙匆匆解决;正因早餐过于潦草,到了中午便会被强烈的饥饿感裹挟,不自觉地吃下过量食物;忙碌了一整天,傍晚回到家时早已疲惫不堪,连走进厨房做饭的力气都没有,剩饭剩菜或是几个水果,便成了晚餐的常态。

日复一日的敷衍对待,身体终究发出了“抗议”。长期营养不均衡让身体逐渐亏空,随着年龄增长,各种小毛病开始找上门来。这学期开学至今,我几乎一直带着伤痛和不适坚守在岗位上。开学之初,我曾暗下决心,等幼儿园的工作步入正轨,就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若有必要便住院调理一段时间,好好修复身体的损耗,也让紧绷的心理状态得到放松。可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开学两周过去,园内工作仍在调整中,我又接到了国培的通知。权衡之下,我还是选择以工作和学习为先,带着未愈的伤痛与不适,踏上了前往南昌的培训之路。

抵达南昌的第一天,刚住进宾馆,身上的疼痛感便突然加剧,丝毫没有缓和的迹象。我知道不能再硬扛,立刻预约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内科号。今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便动身赶往医院,满心期待能找到疼痛的根源。

就医过程还算顺利,可当我向医生详细描述症状后,仅凭口述难以精准判断病痛所在。随后,医生为我安排了一系列检查——血常规、心电图、腹部彩超、胸部CT……接下来的大半天,我便在各个检查科室间穿梭:在抽血窗口排队等候,在心电图室外静心等待,在彩超室门口留意叫号,又在CT室前核对信息。等所有检查完成、拿到全部报告时,已是下午三点。我攥着一叠报告,快步找到马医生,紧张地等待结果。当“怀疑糖尿病和心脏病”的结论传来时,我的心虽沉了一下——这两种病虽不直接危及生命,却需要长期调理,后续的生活与工作都要因此做出调整——但相较于之前担心的严重病症,结果已然超出预期,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反倒生出几分欣慰。

因为就医,我错过了当天的培训课程,可心里始终记挂着学习任务。回到宾馆后,我第一时间联系了一同参加培训的好友,仔细询问当天的课程内容、重点知识与学习心得,生怕落下重要内容,努力在健康与学习之间寻找平衡。

经历过这场匆忙又揪心的就医,我才真正明白:人这一生,无论怀揣多少理想、肩负多少责任,“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才是最根本的底色。所谓有质量的生活,从不是一味追逐忙碌与成就,而是在努力的同时,懂得呵护自己的身体,珍惜每一个能感受美好的瞬间。唯有守住健康,才能更从容地面对工作的挑战,更安心地享受生活的馈赠,才能在漫长岁月里,稳步走向更远的未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