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8.3
早起第32天
今日早起时间: 5:55
天气:晴
颠覆了旧认知
1.对棉花糖实验的误解
棉花糖实验结果只是具有普适性,并不能确切预测某一个物体。
拥有哪些新认知
★费罗伊德的观点:
1.新生儿是完全被冲动驱使的生物,但随着母乳喂养的结束,这种生物本能会从追求即刻满足转变为追求延迟满足。
2.转变原因:婴儿对母亲的乳房建立了心理的“幻觉影像”(想象)。
★分心策略
1.对奖品进行心理呈现并充满期待,有助于实现目标而努力。
2.引导儿童对所期待的奖品进行心理呈现的最直接的方式:在等待时看到奖品。
3.当奖励暴露在外面事诱惑力更大,,这种等待非常煎熬。---不超过1分钟
4.遮挡奖励会让等待变得容易一些。---可以等待长达10倍的时间
5.成功的延迟者创造了各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以便淡化冲突和他们正在感受的压力。
★对需求物的幻想
1.把真实的奖品摆在眼前会让延迟难上加难。
2.展示奖品的真实照片会让等待轻松很多(图片必须是孩子们想要得到的奖品,不能是和奖品类似的东西)。
3.对需求物的幻想是无法食用的。
★诱惑聚焦和冷静聚焦
诱惑聚焦:自动激发冲动反应、诱惑力、吸引力
冷静聚焦:冷静特征、信息特征
1.人们想要的奖品越有诱惑力、越与众不同,引发的冲动反应就越难平静。
2.如何实现自控?
改变对刺激物的“心理呈现”,从已经控制他们行为的诱惑中解脱出来。
★儿童延迟满足的策略
3岁儿童:无法理解差别
4岁儿童:选择把奖品放在上面
5-6岁儿童:希望遮盖住奖品、并会持续赶走想起奖品的念头、还会尝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再长大一些:开始使用“如果,就”、还会使用指令给自己提建议
12岁以下儿童:意识不到冷静的思想比冲动的思想更有价值
过了12岁:可以理解对于奖品的冲动思考会击败延迟,而冷静思考可以减少欲望
★增强孩子们对延迟策略的理解可以成为父母和教师的一个目标,并且这个目标是相当容易实现的。
本章金句
1.当我们感到伤心或心情很糟时,我们很少会延迟满足。
2.与快乐的人相比,那些经常陷入负面情绪和抑郁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当下的、较少的回报,而不是延迟的、更有价值的回报。
3.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说:“世上本无所谓好与坏,思想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