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部分年轻人中,流行一种躺平的心态。这大概是客观环境条件在人的精神领域投射的结果。现实生活中房价、育娃、就学、看病、工作996等诸多成本压力,让不少人心生无奈,衍发出一些异于寻常的生活态度。看着这些推陈出新的网络用语,被逗乐的笑容中时常不免夹杂着一丝心酸。一个人大约只有真正陷入某一种生活处境,才会有切实的感同身受。
对于生活中得种种无奈,许多心理学家、人生智慧大师纷纷支招:当你无法改变环境,你就改变自身(心态);即使你无法选择环境,但永远可以选择态度。比如面对股市收割机,你可以选择躺平——不买。万一不小心被割到了,你可以选择态度——“不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这似乎是个百灵百验,永远立于不败的绝招。在物质主义风行,生活节奏加快的21世纪,面对纷来攘往的世事变幻,作为一种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应该大有必要。那么多人崇尚修行,那么多人乐于修行,除了少数历经繁华蓦然顿悟向往返璞归真的“成功人士”以及部分特别重视自我完善之士以外,其他大多可能是出于身心与外部环境相协调的选择。作为一种人生经营之道,这未尝不是好事。但如若凡事囿于此隅,归于一途,则多少显得有些消极无为。因为没有人天生不愿意争取多彩的人生;没有几个人不愿意充分实现人生的价值。
近些年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穿越几千年,向儒家找方法,向道家求解药,向佛家求慰藉。有些碰巧对症了,舒筋活络,健脾理气;有些不慎走偏了,误入歧途,走火入魔。我们的祖宗还真的是伟大,几千年前餐风饮露,静思默想吟哦出来的东西,还真的富有营养,极其有益于疗愈。这保质期真够长的!可见有些人情世故,世情百态,在几千年间轮回又轮回,令人唏嘘。
人生怎么过?这是人类自诞生以来每一代人的“天问”。只要脑子能正常思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或浅或深地思考这个问题。越是快速变幻的年代,越是会如此自问。
是激扬还是淡泊?是奋进还是退守?是绽放还是敛藏?是躺平还是雄起?如何选择?这似乎是个问题。人生这把火,火候有时真不太好把握。
作为曾经的年轻人和现今一年轻人之爸,为了寻求解药,我也来了一次时光穿越,一头扎进400年前的明朝,在《菜根谭》里上下求索。翻着发黄的书页,品着那些对仗工整的词章,你不能不佩服古代先贤那种人生智慧的历史穿透力。数百年前的箴言,数百年后依然适用;21世纪人类的痛苦和迷茫,16世纪的人类早已感同身受,耳熟能详。
科技日新月异,人心千年不变。你今天的悲喜,跟二千年前的先人并无二致,毫无新鲜感可言。在时光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中,有些东西在变,有些东西一直没变。
捧着《菜根谭》这本老书,仿佛看到一个仙风道骨、捻须沉吟的得道高人,神情淡然目光柔和地站在眼前,仿佛看透了天地与人世间最隐秘的角落和人性秘而不宣的密码。他融儒释道于一炉,集修身处世智慧于一体,饱含了对世道人心的深刻洞察和珍惜人生的积极态度。值得花点时间细细揣摩,引以为鉴。
原以为是一本教你出世、躺平的书。仔细一看,并不是。它不仅教你如何躺平,还教你如何躺得舒服,躺得不失生趣。这让我从漠视转向重视。窃以为,大凡教人看淡生趣的言教,多含有蛊惑之目的,十有八九是背离人性的伪善之学,得打醒精神。
洪老先生给我第一个最深的印象是,他强调要珍惜人生。他说:“人生无常,不可虚度——天地有万物,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怀虚生之忧。”
他说的是事实。天地万古不变,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个人一生最多也就活个一百来岁,而且一晃就过去了。有幸能够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不能不了解生活的乐趣,也不应该因为虚度年华而懊悔。
老先生通篇都在讲修身养性,为人处事的方法和策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反复阐述,引经据典,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如果不是对生命极其重视,对人生极其珍惜,哪里会这样苦心孤诣呢?
他给我第二个最深的印象,是始终强调心态的淡泊宁静:“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体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意思是,人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一样清澈,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人在安详中,气概才会像万里晴空一般舒畅悠闲,这时才发现人性的真正灵魂;人在淡泊中,内心才会像平静的湖水一般谦冲和蔼,这时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乐趣。要想观察人生的真正道理,再也没有比这三种观人之术更好的了。
“静中见真境,淡中识本然。——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稀处,识心体之本然。”
一个人在宁静平淡的环境中才能发现人生的真正境界,一个人在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中,才能体会人性的真实面目。
他强调人要减少物欲,不为外物所役使。“心无物欲乾坤静,坐有琴书便飘逸——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一个人内心如果没有被物欲所蒙蔽,心胸就会像秋天的天空和平静的大海那样开阔明朗。闲来无事如果有琴和书可以消遣,生活便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人类最初追求物质,主要目的是为了生活得舒服点。后来走着走着,就忘记了初衷,成为物质财富的奴隶。
他强调看空物质,看淡名利。“万物皆空幻,达人须达观——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山川大地都是宇宙中的微小尘埃,现实生活中的那些物质财富更是尘埃中的尘埃;人的身体最终都会化为灰烬,那些身外之物更加会成为梦幻泡影。没有超凡的智慧,就不会有彻悟的心境。读到这里,你仿佛可以看到老先生望着芸芸众生,无奈地摇头叹息的模样。众人熙熙,皆为利来;众人攘攘,皆为利往。能看透悟透的人又有几个?
老先生给我第三个最深的印象是,主张动静合宜,苦中有乐。
他说:“水流而境无声,得处喧见寂之趣;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江河的水一直川流不息,但两岸的人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能够得到闹中取静的乐趣;山峰很高,却不妨碍白云的浮动,能够让人悟出从自我进入无我的玄妙之机。他用一种人们很熟悉景物告诉我们,最好的境界是无碍地从自我到无我,就像动不影响静,静不妨碍动,动静得宜,转换和谐,其乐融融,相得益彰。想起来有点烧脑吧?不然怎么叫玄妙之机呢!
他说得通俗易懂又极其精彩的一句话是:“动静相宜,道之真谛。——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
意思是说,好动的人就像云中的闪电、风中的油灯;一个酷爱寂静的人就像死灰枯树。只有在不动的云彩和平静的水面下,有鹞鹰飞舞和鱼儿跳跃的景象,才是深悟大道的心态。这“鸢飞鱼跃”四个字,表达对人生应该抱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非常生动传神。心态既平和又不失热情,处世既淡泊又不失乐趣。这样的状态想象一下都觉得非常美好。绝对有利于愉悦身心,延年益寿。
一个人心中活跃得欲念纷呈,乱云飞渡,或者平静得心如死水,心如枯井,都不是个好状态。单从养生的角度说,都不利于身心健康。要不了多久,身体就会每况愈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些取得的功名利禄又有何用?
从文章看,老先生不是个偏激的人。他主张人生在世,既要享乐趣,又要有追求。不要太“浓”,也不要太“枯”。他说:“不流于浓艳,不陷于枯寂——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以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以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欲望过盛的人,对自己很丰厚对别人也丰厚,处处都豪华气派。欲望淡的人,对自己很淡薄对别人也淡薄,事事都很淡漠。因此一个有修为的人,不能够太奢华,也不能够太苛刻吝啬。在奢华与克俭之间,要讲究一个适度。哪方面做得太过,都不合适。刚刚好才是最好的。这大概也是中庸之道的传统智慧。
今天的很多人,面临诸多生活压力,或者为实现自己树立的人生蓝图,不得不拼命工作,拼命赚钱、攒钱,与鸡和狗比早晚,整日忙碌奔波,有时搞得自己劳累过度,身体亚健康,对生活中原本的很多乐事都提不起兴趣。年轻人遭遇996、007,人到中年扛上上有老下有小,辛苦到极处,有时难免生出想逃的念头,抑或一趟了之。
老先生也是悲天悯人,早有劝诫:“事事勿太苦,处世勿太枯。——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他是说,用心勤奋是美德,但是弄得自己太辛劳,就没办法调节身心享受乐趣了。淡泊名利是高尚的情操,但太清心寡欲,就没办法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情。
他不主张红着双眼贪慕追求功名利禄,汲汲以求,累得自己整天身心疲惫,但也不主张过于淡泊沉寂。他说:“极端空寂,过犹不及。——寒灯无焰,敝裘无温,总是播弄光景;身如槁木,心似死灰,不免堕在顽空。”微弱的灯光,失去了火焰,破旧的大衣,丧失了温暖,这都是造化玩弄人的景象;肉身像是干枯的树木,心灵犹如燃尽的死灰,这种人等于是一具僵尸,必然会陷入冥顽空虚中。
“卧雪眠云,绝俗超尘。——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林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那些热被窝里的暖和气,还是要的。那在林中月下的尽情歌唱,还是无比惬意的!怎么能放弃?
人固然不要为各种欲望蒙蔽了心窍,但还是要尽量活得有生机,有趣味。如果没有生趣,躺平与不躺平又有什么意义呢?
6����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