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也是学习的好机会。在外走的多了总会感到新鲜,原来这么几小时飞机航程的另一个地方生活是这么不同。比如会引战的关于豆花是咸的还是甜的,或者吃饭要不要喝汤,穿凉鞋要不要穿袜子等等。细想其实很有意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胃口和习惯都是成长中在环境的塑造下慢慢形成的。
比如我们所说口味的正宗也是模棱两可,大家拿不出标准,一定要按照某个配方或流程做出来的才是正宗。其实口味在形成的过程中也在不断随着大众的要求变化。
不过单就出游这件事,不同习惯就会影响舒适度。比如清淡口味地区的人到了四川或湖南可能不太习惯,从没到过澡堂的人也会不习惯公开洗澡。那么如何快速融入新环境以便提高体验感?如果在有生命危险的陌生地方,那么警惕心和戒备心是很必要的,不过对于一般出行的朋友,这里有几个小建议:
1. 找到安全感,放下戒备,再寻求新挑战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离开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新环境,多少会有安全感的缺失,这种缺失来自对熟悉事物的失控。所以首先建议先找回安全感。可以找一些新地方和原来环境的相似处,比如都有哪个连锁商店,是不是都有河南省的司机在开的士,你平时最喜欢喝的饮料是不是都卖5块钱等等。
等稍微熟悉新环境以后就会慢慢放下戒备,这时候就可以尝试新鲜事物,就可以较快融入新环境了。
2. 从吃入手,调整胃口
吃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巨婴国》这本书里说过,中国人集体停留在口欲期,所以中国的吃文化特别发达。我倒是挺喜欢吃东西的,先填饱肚子,吞下去就安心了,暂时别人抢不走。所以买点街头稍微干净的地方小吃,就挺能给人安心感。而且可以很快建立对一个地方的印象,并调整自己的应付策略。
3.语言
语言这个东西最神奇,学了一个地方语言以后就容易对那个地方产生亲切感。当初岛国妄想侵占我国的时候,就强迫小朋友学日语。所以买点小东西或问路的时候和当地人交流,或者模仿他们说话,会让自己有强烈的代入感。
建议选大妈大婶之类的,女人嘛都有一种母性的保护感,尤其对方的儿女跟你年纪差不多的时候更如此。而且万一你发现大婶骗你,你也比较容易对付一女的。
说了这么几点,其实对于安全感强的人而言,新环境反而是种挑战,有种突破原来自我的犯错的兴奋和冲动。。
题图,北京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