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效应:通过语义,将心里上的“失”变成满足式的“得”。
损失规避:让人们非常厌恶“失”,而期待“得”。这就导致,通过调整叙诉方式中“得失感”,影响语义,可以使人做出截然不同的决策。
例如:
提价,包邮
取消原有折扣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限时特价”,“还剩最后2套了”,“全球限量”
抽象出来,就3类。
1.跳过"做不做",直接问"怎么做 做多少"。
2.突出顾客错过后所承担的机会成本。
3.先给出低期望,后不断加码。
语言就是权利的游戏,同一个环境,不同的语境可以表达出截然相反的意思。
“你愿意嫁给我吗?”
“不愿意”
换个说法:
“你愿意做我们孩子的妈妈吗?”
“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