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涯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再回到十多年前的那个夏天,我一定选择留下来,留在可以看得到你的地方……
以草自居的我直到中学毕业,才正式开始使用现在的笔名。起初也只是把自己当作一颗小草,微不足道。直到后来,在祖国北方的多个城市辗转漂泊,才有了行走天涯的勇气,自然就有了写不完的故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于是固执地认为,似乎身边的朋友自然乐于同我一样做“草”。想一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何尝不为众多文人墨客所称颂。
当年小家碧玉的你,是在临近毕业的前夕通过同桌结识的,也曾在毕业后的那年被我昵称过“小燕子”。那时候电视剧《还珠格格》在全国各大卫视正值热播,大街小巷处处都贴了“小燕子”赵薇的海报。我一直对追剧没有多大的兴致,当然除过那些环环相扣的谍战剧。直到现在,关于琼瑶老师的《还珠格格》,不论是书还是电视剧,我都是一问三不知。
只是偶然有一次,从故乡返回西安,路过繁华的解放路。目睹了那些张贴在橱窗上的海报,它的眼神很像当年的你,就在给你的回信中提到这个想法。不成想你竟然同意这一时髦的称谓,在一封信的末尾用原本并不隽秀的字体,落款署到‘你的:小燕子’。
很遗憾,这一生我都不可能成为你的“五阿哥”!
时光回溯到毕业前的那个夏天。那时候你还是众人心目中聪明伶俐的“椰子小姐”。我想,这样的称呼也一定缘自某一部韩国电视剧,却从来没讨问过你。谁知我那善解人意的同桌,却和男友潜移默化地为你我创造机会。
现在想来,那时木讷的我,只晓得备战高考,至于恋爱是什么滋味,牵手又是什么的触电感,压根儿都不敢想。
尽管那时穷困潦倒,一周也就有不到十元的伙食费,也常心甘情愿地花钱买苹果味的水果糖。在晚自习后出去,去学校正对的玉泉院散步。四个人一边走,一边品味友情的珍贵。糖再好吃可总也不能堵住同桌的嘴。我隐隐约约明白她的良苦用心……
回忆总会让我的心软绵绵的。说好毕业后一起去爬华山的,遗憾的是,我们所谓的“四人帮”没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
谁都没有料到高考一结束,大家都如鸟雀散去。那时两颗年轻而懵懂的心仿佛是惜惜相通的——你我都鬼使神差地把对方的毕业留言用胶带封了。
我曾用两篇独树一帜的赠言换来你“征帆”的祝福,也曾在你留言薄的尾页粘了那个夏天难能可贵的一片嫩绿的“银杏”,本来打算要送枫叶给你的。
你是一片枫叶,红在我记忆的深秋;
我是枫叶一片,飘在你相思的树根。
下雨的季节里我们都毕业了,难过的是,倔犟的我们都没有完成上大学的夙愿。父母在拒绝了我复读的心愿之后,无可奈何地把我逼进省城——尽管校办主任做了多次思想工作。
没有人能够体会当年我的心有多冷,多疼。
和你的点点滴滴总是支离破碎地在我的脑中浮现,愚笨的我却无法把它描绘成娓美的语言。
那个夏日的黄昏,当你和闺蜜高高兴兴地看完《泰坦尼克号》从我面前经过,我独自倚靠在走廊的立柱旁,心底却藏满感伤;
七月七日高考当天,一向缜密细心的我,由于紧张或是激动,竟然记错了你的准考证号……
没有人能体会在这样的夜晚,在“光棍节”的今天,我趴在枕头上写着关于成长的故事,关于年少时纯纯的爱恋,更不会有谁会看到我泪光灿灿的双眼……
曾经在见不到你的暑期写了八页稿纸的“情书”,那才是十七岁的我浸满蜜语甜言的全部依恋,只可惜不知是被邮递员搞丢了,还是被送到别的什么地方。
现在,每当听到何炅老师的《栀子花开》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更想你——可人的含羞草。也曾经在难耐的假期和朋友徒步到你居住的村落,好想在那里和你不期而遇。可是万一遇到,我们又该聊些什么,幸好你始终没有出现……
九十年代的某个春节,我们在繁华的集市上擦肩而过,晚上你才在电话里告知仿佛见到了我。其实那时我也以为对面走来的女子是你,只是多年不见,不敢冒然相认。
不知道后来从东北沈阳千里迢迢寄给的红彤彤的枫叶你是否喜欢?
离开省城的那一年,听说你去了小学任教,再次相见已经跨越四年。
四年里,仿佛唯一一次去了你家;
四年里,仿佛也互通过多次电话;
四年里,家乡的草儿枯了又绿。
而我亦如倔强的笔名一般:从南走到北,又从东飘到西。
偶而也会把你想念,也深知不能再回到从前,一如那个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同桌,最终没有嫁给曾经相濡以沫的男友。
可曾记否?你生日的那天,我从三十里外去学校探望。那时的你少了中学时的羞涩,美丽如初,我的腼腆因为自卑从未改变……
也许我穷尽一生都成不了参天大树,只配做一棵平凡的‘狗尾巴’。我愿守候在你靠山的、高高的篱笆庭院。在夏天炎热的午后,看你扇着蒲扇纳凉,然后在冬季生命失去的前一秒,再深情地望你一眼……
多年后,我以为你已经忘了我,可是在那个寒冬的夜晚,你还是打电话告诉我了你结婚的喜讯。
你说不要我的任何礼物,只要我默默的一生祝福……
我不知道樱花能开多久,值不值得去守候;
我不知道流星能划多久,值不值得去追求;
但我知道看短信的人,一定是我最好的朋友,值得我用一生去挽留。
请你一定,一定要比我幸福!
2007年11月11日02:08于成都子云路小木屋(复稿于2019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