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知道《查令十字街84号》是在看了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之后。
时至今日,电影的印象已经模糊,在此先不过多的评论。仅就书的内容做以下文字。
阅读书目:《查令十字街84号》
作者:【美】海莲·汉芙 【译】陈建铭
阅读用时:100分钟。
内容简介:穷困的女作家海莲受不了纽约昂贵庸俗的古旧书店,便按照《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的地址,给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思与科恩书店(后来被海莲派去伦敦侦查的好友形容成一家“活脱从狄更斯书里面蹦出来的可爱铺子”)写了一封信,求购一些绝版图书。这一天是1949年10月5日。这一通信,就是20年。1968年12月22日,弗兰克病逝。
1.
书信承载脉脉温情。
我们现代人,很少会去用心的写书信了。尤其是各种社交软件的风行,大家都更为欣赏信息交互的即时性。
然而,“致力消弭空间、时间的距离纯属不智亦无益。就在那些自以为省下来的时、空缝隙里,美好的事物大量流失。我指的不仅仅是亲笔书写时遗下的手泽无法取代;更重要的是: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我喜欢因不能立即传达而必须沉静耐心,句句寻思、字字落笔的过程;亦珍惜读着对方的前一封信、想着几日后对方读信时的景状和情绪。”(陈建铭)
这本书的语言,流畅活泼。海莲·汉芙一生未嫁人,这跨越20年的信件,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海莲·汉芙的可爱纯真。
这20年的信件往来,海莲·汉芙和弗兰克俨然成了知音,这样的互相理解让弗兰克的妻子都未免有些妒忌,然后,我却没有在第一时间想到爱情。这不仅仅是爱情所能概括的,更多的应该包含着所有人对书籍的热爱。
2.
爱书人才懂的深情。
海莲·汉芙付钱买书,还自掏腰包邮寄食物(当时英国因战时而缺乏物资)并托朋友送丝袜,却仍觉得自己占便宜。
不是因为海莲·汉芙富有,实际上,在纽约,海莲·汉芙一生穷困潦倒,以至于她想去英国查令十字街亲自去看看的愿望都很难实现。
她这样贫穷,却不吝啬,是因为在海莲·汉芙的心目中,书籍是尤为珍贵的。
通过她的信件,我们可以知道她每日的工作就是修改剧本,然后看书,写书。每日宅在公寓中,蓬头垢面,却依然掩饰不住她的智慧与风趣。正是这点,深深地吸引弗兰克。也是因为她对书籍的热爱,让弗兰克称其为知音。
海莲·汉芙关于书籍,有两点独特的想法。
我从来不买没读过的书——否则,不就和买了一件没试穿过的衣服同样下场吗?
现代人看来一定不以为然,因为现代人不仅仅是买自己没读过的书,而且经常在网店购买没有试穿过的衣服。不知道海莲·汉芙如果活到现在会有何感想。
每年一到春天,我就会“大清仓”,把一些我再也不会重读的书全丢掉,就像我也会把再也不穿的衣服扔了同样道理。
而我恰恰是让海莲·汉芙奇怪的那种人。买了书,囫囵吞枣的看完,很少重读,并且整整齐齐的摆在书架上,再也不理会。
3.
书籍是全世界最便宜的东西。
只有爱读书的人,才懂得这句话的道理。但现在太多的人,不舍得花钱买书,偶尔上网用手机看个电子书,就觉得自己很可以了。有些朋友看我一箱又一箱的往回搬书,觉得还不如用这些钱买件衣服,买个化妆品,然而他们真的不懂,一本书籍的价值。
在国外,尤其是美国,买书是很昂贵的。在中国,书籍就相对很便宜了。我们往往只需要花费一顿快餐的费用,就能买到一本不错的书籍。这本书籍可以愉悦我们的身心,这种快乐,是穿上一件漂亮衣服的快乐所无法比拟的。
一个作家穷尽一生所写的作品,我们最多花几百就能够阅读完他一生的智慧,这是包赚不赔的买卖,海莲·汉芙就一直觉得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占尽了便宜。
而我们中国,在国际上,人均阅读量少得可怜,有太多人工作之后就不再读书,以至于我们虽是一个千年文明古国,但子子孙孙对于文化的传承并没有一个更为积极的态度。
我们应该为此担忧。但可喜可贺的是,还是有那么一群人,能够在纷纷扰扰的世间,静下心来,好好去探索前人的智慧。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书中的世界远远大于我们所认知的世界。“我们很容易在一本一本书中惊异地发现,原来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相较于既有的书籍世界,懂得的事这么少,瞻望的视野这么窄,思维的续航能力这么差,人心又是这么封闭懒怠,诸多持续折磨我们的难题,包括公领域和私领域的,不仅有人经历过受苦过认真思索过,甚至还把经验和睿智细腻的解答好好封存在书中。”(唐诺)
这怎能让我们不爱书!
谢谢你,海莲,你是所有爱书人的知音。
文|升腾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