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忆的”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深刻,但想不起来是哪位得到专栏老师说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对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信各位都曾经遇到以下情况1.老忘事儿 2.特别忙乱,3.成长很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你把大脑用来去记忆那么多任务清单,而没有去思考如何进行一场清单革命! 如果我们将大脑解放出来,不要让我们的大脑去记忆我们每天繁杂的任务,而是将我们每天/每周/每月需要完成的工作清单列举出来,然后用大脑去思考这些工作问题哪些是重点,非重点,哪些是紧急,非紧急, 这些工作怎么样做会效率更高,如何做效果更好,成本更低等 那么我们很少会出现老忘事情,每天都特别忙,但是成长很慢的情况。
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通常错误的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无知之错,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知识而犯下的错误,一种是无能之错,虽然掌握了正确的知识,却没有正确使用知识而犯下的错,后一种错误其实就可以通过制作清单来避免,为什么制作清单能够避免错误的发生, 首先我们把大脑不擅长记忆的工作外包给了清单,从而解放大脑,同时我们把做这件事情的正确流程,正确方式依靠回忆和经验变成了一个可视化的强制约束,从而确保不论发生情况,尤其是我们非常忙碌的情况下,都能保证重要的环节不会被遗漏。
我们遇到的问题会各种各样,我们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采取不同策略
1,简单的问题,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忘记,此时我们可以采用“执行清单”,执行清单中明确的步骤可以提醒自己避免遗漏。
2,复杂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事情较多,专业性也强,很容易遗漏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采用“核查清单”核查清单我们可以确保每个急促而重要的环节不被遗漏
比如制造业中如何合理地检验一个材料的性能好坏,可以事先将这类材料应该检测哪几项参数列举出来,同时把对应的检验方法与检验标准也列出清单,检测人员按照清单一项一项地核查就可以。而不是全部凭大脑去记忆应该检查哪些内容,如何检测等等
3,极端的问题,对一些需要跨领域,跨部门沟通才能顺利完成工作,我们可以采用“核查清单”加“沟通清单”来应对过程中没有预料到的不确定问题,以确保问题和隐患能够及时地被发现和排除。
其实清单式的工作方式适应很多行业,甚至著名的投资家查理*芒格 也说过,在投资中避免犯错,没有任何方法比核查清单更有效。清单不是大而全的操作手册,而是理性选择后的思维工具,使用精心设计的清单不会让我们变得死板,反而会帮助你节约有限的脑力,来处理更加困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