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动物界某些共同特征甚至横跨不同物种,所以我们称为“物种设计原理”。其中一个设计原理是,对坏事的反应要强于对好事的反应。动物对威胁及讨厌事物的反应,要比对机会及喜好事物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难以克制。
理解:这是动物生存下来的基因选择,假如让你设计鱼对于机会跟威胁的偏好,你会怎么做。机会是看好,威胁是看坏,我们大多数人以及动物都会看坏很多事情,而看好很少的事情。这很合理,刚才提到的鱼如果将潜在的食物看成机会偏多,那估计鱼也就灭绝了,在钓鱼者看来这鱼都傻到见鱼饵就吃的程度,还能活命吗?所以真实的情况是,鱼儿对潜在的事物看坏的概率要比看好的概率要高得多,这是活命的本能。不仅仅是鱼其他动物也一样,包括我们人类,在长达几百万年的人类长河中,生存的挑战直到近现代才有所缓解,几百万年的威胁反应机制是人类得以存活的重要因素,或者说威胁反应机制强烈的人类活了下来。即使到近现代人们的心智判断依旧是如此运转的,想象一下睡梦中洞穴外窸窣作响的声音,进入你的耳朵你的第一反应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我想你也跟我一样第一反应是产生警觉信号,不一定是猛兽来袭,但一定会引起你的警觉,尽管可能只是风吹过的声音。你也许会说,自己并没有先产生警觉的感觉,而是觉得这声音什么也不是,可以安心睡觉,这其实牵涉到表意识跟潜意识,你做出的这些判断,是表意识结合了当下情景后做出的较为合理的判断觉得不会有危险,不过潜意识对此的负面感觉会第一时间产生,这不容易察觉,但可以通过几个条件感受到,一是接受声音信息时的肌肉群反应是收缩的,二是当下并没有产生愉悦的感觉,而是去分析这不是威胁,并整合条件判断,因为你的潜意识认为这是威胁,表意识需要再次整合信息判断。负面偏好是我们的本能,那这样说我们是不是就天生悲观呢?那些看起来很乐观的人们又是怎么回事。我们可以做的是通过骑象人(表意识)给大象(潜意识)进行适当的训练,循序渐进降低负面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