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来到点即起,照常一杯温水下肚后,依然疲倦,这是身体发出的讯号,便又返床放任自己睡到自然,直到冬日的暖亮照到了眼睛,才一个懒腰精神抖擞的跳下床来。过去一周出行,太原--北京--武汉--长沙--上海--杭州--北京,有为众人的操劳,也有事业推进的运筹,还有知交的浓情,最后一天还有即兴的、如孩子一般的连夜疯狂,昨天返京还与朋友历时两个小时的合作洽谈、脑力激荡,不管如何奔波忙碌,日课都未曾间断,相反高速的奔忙反而会让效率更高一些。返家已是精疲力尽,做瑜伽时几乎睡着,九点刚过便已入眠。
张弛有道,生活的高效就在于时间精力的安排,如果觉得自己效率不高或是荒废辰光,一定是不知如何用功,以及不懂如何休息。
勤奋是相对的,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极勤或极懒的都不甚多,大多人都会在某些方面勤快其他方面懒散,我自己幸运之处就是读书、成长是最大的乐趣,因而勤快,其他生活方面市场被妻子家人说懒到极致,所以表现在外就是还能作出一些世俗标准认可的成绩,我妻子在房产方面、家居打扫极勤,而在早起、锻炼方面极懒,人的精力、脑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倾注注意力,所以精力管理才是战略式的重要。每天至少要保证专注的4-5小时在自己的事业或工作上,然后其他时间的花费就属于休息,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可以说是在休息、回复精力,而如何休息就会直接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什么是休息以及如何休息,简单来说一切可以让身心放松、回复精力的都属于休息,除了作为生物的睡觉外,其他的休息方式是因人而异的,有人适合静处调养,有人觉得呼朋唤友可以放松,还有人喜欢极限运动,喜欢搏击、健身、跑步等动态的活动,有人喜欢瑜伽、太极、书法等静态的放松,不管什么方式,工作后的疲累在做某一项事后得到了很好的休养,那么就可以认定是在休息。以此为标准,很多人自以为的放松如嗨歌、蹦迪、追剧、游戏等,事后却搞得更加疲累不堪,那么就不是休息。
睡觉是大学问,现在很多都市人都有睡眠问题,主要是心思浮躁无法清净,这个是大学问,但是可以调理出来的,静养和饮食都有讲究,我自己基本是沾枕头5秒就入睡,通勤随时就可以休眠,地板或是几张凳子一拼就能快速入眠,然后就能神采奕奕,都是练出来的,改天专门写一篇如何睡眠。
我自己嗜好读书,不为功利,仅就是享受书香翰墨,所以对我来读书就是休息(论文、烧脑类除外),读的过程身心放松,读完后感觉就是充好了电;还有就是练贴,这是一个可以让我随时进入心流的放松,提笔书写,随着笔画勾转,心态会变得十分沉静;还有一个就是瑜伽,每天60分钟,不管是刚起床还是劳累一天后,体式做完后会有精神提振的积极作用。与大多人以为的不一样,冥想是修行,是逆天行而动的过程,需要保持专注,是身心一点点连接的法门,其实颇为辛苦,所以凡是冥想后觉得放松、精神好,我敢说那不是真正的冥想,修炼哪有轻松的。
所以我每天真正用来成长学习的时间并不多,工作以及与精英碰撞烧脑,更多的是在休息,只不过我的休息方式是读书、练贴、瑜伽这些对身心极有益的事,休息的好才能持久。
总结到底,休息的好方法是找到一个可以让你放松又对身心有益的事来做,不要把时光荒废在不能创造价值的伪休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