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世界第一的畅销书不是《哈利波特》,也不是《时间简史》,而是《圣经》。我们不能说《圣经》是一部不好的书,就像中国的《易经》,术士把它当作卜筮之书,而大儒孔子却能因它韦编三绝。
在西方,中世纪是一个黑暗的时代,我不相信这是说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什么不好,因为不论怎样,人类的生活条件总在改善。就像我们现在生活水平高了,但我们更幸福了吗?中世纪,一个以阐述《圣经》为主要任务的时代,压抑的只是人天生的旨趣,或者也可以称之为人性。
人类天性会去思考一个问题:我是谁。伴随着这个问题,哲学从德谟克里克走到了亚里士多德,但如果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只是致力于维护神的形象,那么哲学便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而人类也迷失了自我。
如果说人们翻看书本,是因为其自身对幸福自由的追求,那么读书也应当为我们的幸福指明一条道路;如果说幸福就是我想要的生活,那么这条道路应当就是我们对自我的认识之路。人类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我们可以去寻找自我从而不再无知的活着,但这条自省之路,却要耗费我们一生的时间。如果说读书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美好的世界,而其所代表的内涵则是思想的自由与对幸福的追求,那么读书最终的方法与结果也应当是思考与创造。
书中是一个可以寻找答案的地方,但好的书籍也绝不仅仅止于给出一个答案,反而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只想从书中寻找答案,那么他最终只能是放弃了自我,迷失于轻信。任何一本书籍都不能带给你答案,但是它们却能让你慢慢成为你自己,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创造自己的答案。
这就是生命,生命不止,运动不息。我们从来不是蹲在树下等待野兔撞死的农夫,幸福不会自己来到你的身边,而只有我们自己去追寻,去创造。如果把书籍比作一个博物馆,那么生活就是在博物馆中游览。我们一开始只是感觉到展品的新奇,唯有一遍遍去体会和感悟,我们才能发现其中蕴含的美。而当我们领悟其中的美,我们游走其中的身影也成了一道风景。因为我们开始创造美,创造幸福的生活,而这本就是我们在博物馆所体悟到的美。
我们随着自己的本性翻开一本书,打开了一个世界的门,而当我们自己开始创作美的世界时,我们在书中看到的便不再是一个新奇的世界,而是人类千万年来对自己的问寻,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寻。纵使这种追寻在不同的时代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但我们从未止步,就像扑火的飞蛾。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希望,不是悲哀,也不是无奈。
杨绛先生曾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我们与书本最初的邂逅只是源自自己内心模糊的一丝渴望,而理性的成长让我们去思考,去揭开那朦胧的面纱,去寻找那渴望的内容。读书离不开思考,而思考也离不开读书,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们才能找到内心的渴望,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或许读书本就和生活息息相关,就像我们的本心,只是在尘世中被披上一层面纱。读书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而自我,是发现,也是塑造的结果。读书是一个思考与创造的过程,“思考”是认识我是谁,而“创造”是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次阅读或许可以得到一个答案,但绝对不是最终的答案。又或许最初的阅读之后,我们并没有什么收获,但读书带个我们的影响,却将伴随我们终身。而当我们多年后重新翻阅此书时,或许会有更深的体会。
我们从未放弃对自我的追寻,也从未停止读书的渴望。拿起书本,去发现,去感悟,去生活,去创造。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生活。
(读书与生活全文共三篇,到此结束)
纲要:思考读书不思考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读书?读书的方法和结果是思考与创造。读书意味着寻找自己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