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换了工作。踏入职场12年了,这是第二次换工作。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不知不觉就会进入一个舒适区,每天的工作的是差不多的,日复一日没有挑战,人也渐渐地懒掉了。
第一份工作待了7年多,前6年还没有换工作的念头,但是6年后就开始萌发了换工作的念头。期间最大的改变是遇到了罗辑思维,认识了罗胖。
认识罗胖之前,感觉在国企呆着挺好,拿着饿不死的工资,稳定到不能再稳定的工作,周围的小伙伴也是非常熟悉的,手头的工作闭着眼睛都知道该怎么去操作,没有压力——当然也没什么动力。
认识罗胖之后,知道了自己的盲维,知道了自己本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眼界瞬间就开阔了。
认识罗胖之前,6年多,收入增长90%;认识罗胖之后,5年多,收入增长了4倍——虽然个人收入不代表一切,但是能有更高的估值,前提肯定是有更高的价值,认识罗胖之后发生的一些改变还是挺有感触的。
学了这么多道理,但却过不了这一生,因为学到再到做到,当中还有很大的鸿沟,真正能改变自己的只有“做到”。
以前的我很纠结,点个菜都要纠结半天,更别说跳槽了。所谓纠结,就是搞不清楚哪个好,哪个更好,哪个更好。通过罗胖认识了李笑来,在李笑来的专栏中,明确的知道最重要的只有一个东西,就是个人成长。
个人的商业模式有三种,零售自己的时间,同一份时间售卖多次,还有就是批发他人的时间然后卖出。虽然我还处在最初级的那个阶段,就是零售自己的时间,但我能做的就是努力提高自己时间的单价。而售价必定再价值附近波动,想要提升自己单位时间的售价,必定要提升自己的内在价值,一切不以提升自己价值的打工行为都死耍流氓。
就算是最低级的零售自己的时间,也就是打工,如果操作得当也能赚取翻倍的收入——一份是公司发给你的收入,另一份是自己在打工过程中获得的成长,这也是最简单地使自己收入翻倍的方法。
既然个人成长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在换工作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就很简单了,一旦目前的工作无法再提供持续的个人成长,就要果断换一个,而新换的工作必须是能够提供个人成长空间的。
百岁人生,我们这一代人大概率可以活到100岁,什么60岁退休是不敢奢望的,只有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让自己持续呆在非舒适区,才能不停地督促自己不断”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