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的故事
IBM公司生产的设备一般较为复杂,为了更快的提高效率,其创新提出了训练工人“一专多能”的能力,这样能够极大的提高时间利用率;同时,让工人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这样能够提升工人的满意度;其发放的工资不再按计件工资,而是由工人及工头一起确定其生产的进度,从而发放工资。这样就极大地刺激了工人的工作热情,调动了积极性。这一系列的举措在大萧条时期被称为“IBM公司革命”,这使得 IBM公司在大萧条时期仍旧得已发展。
所以IBM公司的例子告诉我们:工人作为组织机构底层的工作人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够为公司带来极大的效益。
雇佣整个人
企业雇佣的是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手,需要激发工人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使整个公司的绩效得以提升。而企业需要使工人自愿为企业目标而努力,要求工人乐意接受变革。所以管理人员的任务是调动工人的共计,赢得他们的参与。
人事管理是否已告彻底失败
在比较流行的科学管理法以及人际关系理论中,都有偏颇之处,科学管理法只将工人看作机械而人际关系理论在经济方面缺乏认识。现在,人事管理存在三个误区,分别是:工人好逸恶劳;认为人事管理工作是专家的工作;人事管理部门将自己看作“救火”的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应包括人事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进而做好员工的人力资源的稳定度和士气管控,帮助员工承担责任,体现重要性和自我价值认可与实现。
创造巅峰绩效的组织
企业要追求巅峰绩效,以公司绩效为目标。通常,我们在做计划或安排工作时,往往只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却忽略了要达到什么目标。我应该经常思考我应该怎么做,而人的习惯性思维是我的工作应该没有太大的变数,员工的合理性安排是管理者的基本职责,提高各个工作分项的工作效率、需要按照合理的工作流程进行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