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微博看到热门话题,是某电影的开播消息。想到了这个题目,如果一觉醒来,重返20岁,我会怎样?
20岁的我,相比较一些人而言是幸运的,我很幸福得在校园里读书,虽然那时候我并不知道校园生活真心是美好的。那年,我读大二,在一所三流的本科院校里读专科。学校对我们很严格,希望我们好好学习,没有放弃我们专科的学生,即使在本科院校里,专科生受到歧视。举一个例子,一个男生看到了一个女生,去跟女生搭讪,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说本科生,还是专科生?”不难看出,这个男生是个非常有追求的人。
学校规定,每天上晚自习,一个班在一个固定的教室,班主任在讲台上看着,或者找来学习委员帮忙看着我们。我们觉得很不可思议,不过不得不承认这种类似于高中的管理模式还真起了作用。后来,老师不再过问,我们大多数人也养成了上自习的习惯。外国文学老师说过:“你们来这个学校非常值得,我今天中午四节课,刚刚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班上过课,又来给你们上课,课件都是一样的,教本科班的学生的知识,同样也交给你们。”很久以后,我才想起老师的这句话,也才知道为什么我们大二时候课那么多。多到晚自习三节课,周末两个上午都在上课。大二,除了文学课程以外,还有很多理论科。我一上理论课,我就犯困,逃了很多课。我们学校有个铁律,任何人逃课被逮到,奖学金一分没有,所以那次评选,我没出息,跟朋友一起去逛博物馆。
我很爱出去转悠,大概跟从小的生活过于单调有关。我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出去转悠。同寝室的慧姐会说:“周末绝对找不到你的人影儿。”偶尔看到我在寝室,还会很好奇地问:“你怎么没出去呢?”出去转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去找朋友,我们在同一所城市上大学的同学很多,所以我这周去找找个人玩,下周去找那个人玩。一个是出去看风景。身为学生,拿着家里的生活费,不好意思去太远的地方,就在学校所在城市看看。起先,去看网上能搜到的景点,然后逛街角公园,河边,野湖。我最喜欢的是离学校不太远的湖,有什么事情想不开,我就会去湖边坐坐。我喜欢湖水的平静,喜欢湖水映衬别人的美而不炫耀。感受风吹过的湖水,轻轻地泛起波纹。
因为是专科,特想考本科。所以考了自考。从大一开始准备,大二考完了。每次考试都会特别焦虑紧张,跑到学校的湖边背书,翘课去背书。查成绩,我都有逃避的心理,害怕,别人查了几天,我才去看看我的成绩,还好,最终,通过了。
现在想想,我大二时候,没有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没有认识到各种学生会的优秀人才,没有考很多的证书,没有过多的出去兼职赚钱养活自己,哦,对,还有一个遗憾,没有恋爱。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真的重返20岁。学校只要有比赛,我就去参加。积极地与学生会的优秀人才结交,考各种证书,拼命地出去兼职,赚钱养活自己,富裕了,我还可以给父母钱花。有人追,就恋爱,没人追,就去追别人。那么我的人生是不是走向了人生巅峰?
答案是,不会。我参加比赛,认识很多人,我就不一定有时间去找朋友,去到处走走看看。我去考证,去兼职,我就不一定会去考自考。我恋爱了,就会少了很多自由安排的时间。
存在即合理,就算给我机会让我回到20岁,我还是我,我还是会过一样的生活。何况人生没有如果。
(求点赞、评论及转发,您的支持是我坚持的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