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一日间,人间数百年。善言真人受观音菩萨嘱托,在凡间点化一位徒弟,可以纵横百家,平定中原之乱。
遍寻人间,善言真人发现洛阳苏家小公子苏秦是能言善辩,辅佐君王的璞玉。适时,苏家正发布告示,招揽教书先生为苏家子弟授课,善言真人遂化作凡人,入苏府。
每日授课四书五经外,善言真人总要于课堂后留下苏秦,为其传授演说之理。苏秦初不以为然,后渐渐得其要领,每与师傅诡辩,皆能略胜一筹。而后,苏秦自感,演说之理不若考取功名利禄。再次学习时,心不在焉,借口颇多。
善言真人见机,自觉时机一到。遂留信赴菩萨处复命,信中言:今日君学习演说之课,甚好。以师所见,闹世钱货往来,朝堂百官觐见,亦是演说之所体现。看自古王朝,或有改革,或有变法,皆是公众演说赢获民心。而君亦语近日苦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望君切莫空抱怨,待学成之日,上可为国效力,下可授新闻于平民,为师自喜,有徒弟如此,足矣。吾便隐于世,静待君佳音。今日送君两个锦囊,待日后君遇到困难时,拆了锦囊,可得思路。
苏秦自愧,寻师几日不得。遂发奋学习演说,以演说之理,纵横捭阖,为君主某事。
一日,燕国国诏发布,遍寻天下奇人异士,共商国是,奇才者,官拜一等卿。苏秦写信自荐,分析燕国局势、改革措施。然心中思绪万千,指尖无从下笔。正发愁之际,忽想起师父所授锦囊。师说,演说者,必定是一次只讲一个主题。苏秦恍然大悟,针对燕国地理位置,阐述六国战争与燕国局势。书信上呈,深得燕王青睐,诏去王宫,官拜一等卿。
入燕第三年,秦国大举进攻燕国,驻扎于渭水河畔,与燕国边城一河相望。苏秦得燕王授命,极速出使秦国。接连几日,拜见秦王,陈情局势,秦王不予理会。苏秦正为难之时,想起师父第二锦囊,师说:凡得人心者必是以故事动人。苏秦得其要领,再次觐见时,向秦王讲述秦中宗时,秦燕和亲,民生和睦,传为佳话故事。秦王动情,念及旧情,撤兵回国。及回燕,朝中大臣无不佩服尊敬苏秦。
苏秦侍奉燕王五年,燕国安好。后六国联合抗秦,苏秦为谋士之首,纵横捭阖,一时浩浩荡荡,又是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