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脑梗住院的时候,一次我看见一个女人在走廊里拿着一只不锈钢的杯子翻找垃圾桶,尤其是桶里的牛奶盒子,每一个她都要晃一下,然后把残存的倒在杯子里……她察觉到我看她,抬起头不好意思地笑一下。
那是2020年3月份,父亲因脑梗住院治疗后转入了疗养院康复。恰逢姐姐家里的新房子交房,我挺着8个月的肚子去伺候了十几天。
同时雇了一个护工,因为父亲有病以后特别的黏人,家里人一旦不在跟前,他就会大喊大叫,用大夫的话说他是缺乏安全感,我在那里陪护的目的也只是让他知道家人没有不管他。
白天的时候我和护工都在病房里陪着他,到了晚上我会到离疗养院很近的小姨家住宿。
第1天去了疗养院,因为病房里的气息实在是很难闻,我就坐在走廊的长椅上休息。
忽然发现有一个70左右的老人,花白的头发,佝偻着身子带翻垃圾桶。她翻得很仔细,每一个垃圾桶都不放过。
她的手里拿着一个不锈钢的杯子,从垃圾桶里捡起来的牛奶盒子,每一个都要晃一下,如果盒子里还有残存的牛奶,她就把它倒在杯子里。
许是我看她的目光太过于专注,她觉察到了,转过头朝着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然后转过身去继续找。
真的是个奇怪的老人。刚开始我以为她是捡垃圾的,可是她只找牛奶盒子,而且只要里面的牛奶,盒子却没有拿走。
我正在纳闷呢,父亲在屋里又喊起来,我转身进了屋就把这一个茬忘了。
第2天我去疗养院的时候,从小姨家里蒸了几个素包子拿着。疗养院是全天管饭的,只给病患,一个人发两个馒头两个菜。
可是父亲已经住了很长时间了,早已经吃厌了那里的饭菜。所以不论谁去看护他,都会从家里给带一顿饭去。
我是带了6个素菜包子的。想着我两个,护工两个,父亲两个。
在病房的门口我又碰到了那个奇怪的老人,她朝着我笑了笑。
吃中午饭的时候,食堂的餐车推到了病房的门口,我刚想说今天中午不打饭了,那位老人忽然挤了过来,拉着我的手说:
“恁姐呀,你们的饭不打他也不退钱,要不你打了给我可以吗?
你看我家里人也在这里住院,你的饭给我的话,我就不用出去买饭了……”
想想也是,我就听了她的,打了属于我们的那份饭送给了她。
她连声道谢, 提着饭走向走廊尽头的那个病房。
吃着饭的时候,我和护工谈起这个老人,护工说:“哦,你说的那个是老太太呀,挺可怜人的,每年都要来住两次。
她是陪她儿子在这里住院的,她儿子好像是车祸,瘫痪了。”
“她家里面有别的人了吗?让这么大年纪的老人来伺候。”
“这个咱们可不知道,也没有人问过。”
吃过午饭,我和护工推着父亲去了楼下的康复训练厅,训练了两个多小时的行走,直到父亲哭着喊着说累的时候才回来。
父亲的病房在3楼,一出电梯我们就听见有吵吵嚷嚷的声音。
在医院里呆的时间长了的人,本来不八卦的,也有了八卦之心。
这种事要是搁在父亲正常的时候,他根本不屑理会的,可在这里他却非要让我们推着过去看一看。
原来是在走廊西头的那间病房里,一个老太太趁着儿子出去吃饭的空,把大便拉到了床上,抹得满床都是。
老太太的儿子捂着鼻子,正在大声地训斥她。老太太也不言语,就大睁着眼睛静静地看着儿子。
老太太的儿子看那样子也不像是个普通人,他看了一眼边上看热闹的:“我出100块钱,你们谁能给我母亲整理一下?”
看热闹的人齐齐摇头,不约而同的向后退了一步。
“你们这些人的不是有做护工吗?这样子我再给加100 ,200块钱,你们谁能帮我一下?衣服被褥都扔掉不要了,就是把她弄到洗手间里,用热水给清洗一下……”
还是没有人应声。
这时候问我们要午饭的那个老太太走了过来:“你真的给200块钱啊,那我给她洗……”
正好有一个护士走了过来听见了:“护士站里有一次性的橡胶手套,你去说是我说的给你拿一副……”
老太太答应着,小跑着跑到护士站里,拿了一副手套。跟着老人的儿子走进了病房,关上了门。
门口的人都散去了,我也推着父亲回了病房。
下午的时候我又坐在走廊的长椅上休息,看见老太太正在另一个椅子上坐着,她看见了我,笑着打了声招呼:
“恁姐,你在这里伺候谁呀?”
“我父亲。”
“你没有别的兄妹吗?你看你的身子已经这么沉了,快生了吧?老在这里休息不好,对肚子里的孩子也不好啊。”
“预产期还有一个多月。这些日子都是我姐在这里伺候的,这不她家里有事回去了,我就来替她几天。
累倒是不累的,我们还雇了一个护工,晚上去我亲戚家休息,也不在这里。
大姨你这么大年纪了,在这里伺候谁呀?”
“我儿子。今年45岁了,三年前出了车祸,下半截身子没有知觉了。
大医院咱也去不起,每年都到这里来给做两次康复,用中医针灸几天,疏通疏通血管。
家里还有一个老头子,喂着牛羊,老头子在家里伺候那些牲口,还有一个孙女上高一,孙子上初中,孩子的妈妈在外面打工挣钱,供孩子上学,还要供我儿子吃药治疗。
也就是我不中用,家里活家里活干不了,地里的活地里活干不了,所以呀,就让我陪着儿子在这里享福了……”
“大姨,你的日子过得真不容易呀。”
“嗨,过日子吗?谁家没有个三灾两痛的。熬一熬还不都熬过来了。
刚出事那年,我儿子整天寻死觅活的。我和我老伴就跟他说,你要死呀,也得死在我们后边。只要你还有一口气在,我们的念想就在。
你要是真的去了,我和你爹呀,也就没什么好恋着的了。干脆咱们一家全都一起走算了。
连吓带哄的总算打消了儿子寻死的念头,这不三年也熬下来了。
我们之所以选择上这家医院,也是因为它收费便宜,新农合还能报销,而且一天管三顿饭呢。
两个馒头两份菜,我和儿子分着吃,有时候别的病房有像你一样从家里带饭的。我就把那饭菜要过来,这样我和儿子就都能吃一顿饱饭了……”
听着老太太的话,听着她用习以为常的口气叙述着自己的遭遇,我的心里不由的是一阵心酸。
可怜天下父母心,她用柔弱的双肩担起了儿子对生活的希望。
“这样吧,大姨,我们还在这里还要住五六天,明天开始我给我父亲带两顿饭,中午和下午的饭你就过来打吧。
正好父亲也吃厌了这里的饭菜,我们正想着给他换换口味呢。
就像你说的不打,他们也不会退钱……”
老人听了,双手合十连声地说着谢谢:“恁姐呀,你真是个好人呀,我谢谢你……”
“对了,大姨那天我看你翻垃圾桶里的牛奶盒子,你要那些东西干什么呀?”
老人一阵沉默:“既然你问了,大姨也不瞒你。大夫说我儿子缺营养,要我们给他添些有营养的东西,可我们根本没钱买。
那些牛奶盒子基本上是住院的老人扔的,有些老人只喝几口,伺候的人又嫌老人脏,直接就扔掉了。
我就把那些牛奶攒起来,给我儿子喝。我一天翻两三次,牛奶也坏不了。
恁姐,你别笑话我哈……
从和我聊了那一次以后,她总是时不时地到我父亲的病房里,有时帮忙打扫垃圾,有时帮忙给父亲捏腿捶背,不只是我,连护工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我也曾看见过她的儿子,那天下午她推着儿子出来在走廊里放松,儿子微微仰着头和她说着话,老太太脸上的笑容就像春天的花朵,格外的醒目灿烂。
儿子脸上的笑容也是一样。
我没有打扰他们。
就这么又过了两三天,那天中午我刚吃完午饭从病房出来,就看见西边病房的老人的儿子找了过来,敲开了老太太儿子病房的门。
老太太开门露出了脑袋,嘴里还嚼着东西:“你有什么事吗?”
“我母亲又弄身上了。你再去给洗一洗吧。100块钱行不行?”
“上次还200呢,这次你再给200吧。”
“就100,你愿意干就去干,不愿意干就算了,这次弄得少……”
“那好吧,我去我去,你稍等一下哈……”
“快点快点,真是的,既想挣钱还这么多的毛病。”老人的儿子不耐烦地嘟囔着。
“就来就来……”估计老太太是放下了手里的吃的东西,紧接着开门走了出来。
看到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双手握着搓了一几下:“100块钱,是我和儿子好几天的饭钱呢。”
我朝她点了点头,没有言语。
父亲出院的时候,我把父亲没喝的一箱奶掏出了一盒,在空格里放上了600块钱,父亲看着我的动作:“我包里还有200块,一块给她吧……”
我听了父亲的话,把钱找出来放在了一起,父亲叫了用他含糊不听的声音说道:“我觉得咱们就够不容易的,原来还有比咱们更难的……”
我把牛奶和一些水果干粮给老太太送了过去:
“我们要出院了,这些东西车里实在是放不下,留给你们吃吧……”
老人连声称谢,眼角似乎溢出了泪花,她悄悄地转过身去,抬起手擦了一下。
我们走的时候,,她帮忙把东西给我们送到了楼下,我们的车开出去好远了,她还站在那里朝我们挥着手。
结语:
穷可以让一个女人卑微到什么程度?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年了,我却还是常常能记起老人的样子。
因为穷,她可以放弃尊严去做别人不愿做也不屑做的事情,她可以陪着笑脸去向别人讨要一口吃食……
她是卑微的,但同时她也是坚强的。
她是一个女人,更是一个母亲,是一个为儿子撑起了一片天空的母亲,是经受了生活的磨难却依然能笑对生活的母亲,是在困苦潦倒中依然能够保持内心善良的母亲。
世人皆苦,而她特别苦。但她却没有屈服,依然用自己的笑容和豁达乐观地对待世界。
她,更是伟大的。
愿世间再无病痛,人生更无疾苦。
愿世人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