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一个比较可怕的现实,就是脑子里经常是空空的,什么也没有,我若想写点东西,必须先出门走走,或者读一点书,或者看几行句子,我早已失去了下笔千言的能力,为了输出,我必须亲临现场。
这现象倒也不十分可怕,在简书,看那些文字顺畅的,必是练笔达百万字以上的,我区区30万字,根本不值一提,自己读来也经常觉得突兀呢,何况别人?写文章是慢功夫,世间啥子事不是慢功夫呢,慢生活慢慢过才好呢。
在37路车上,我自己想,退休了,今年在简书的目标就该加码了,100万字,就这个目标。我在37路上,我准备再访王母池。
8:42红门站,下公交车,实际上去王母池,从虎山公园站下车正好,我在红门站下了车,顺便去一天门走走吧,顺便看看那里的素心梅花开了没有。
在红门上山路上,第一打我眼的,每次都是关帝庙前的国槐树,而且是东边的这棵国槐树。
树的后边是东北方向,那些建筑是关帝庙的,碑文上介绍,关帝庙里面还有个山西会馆,这片建筑是馆庙合一的。大概当时山西人很有钱,我记得在大汶口,也有山西会馆,所以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熟。
迎着朝阳再拍一张。我朋友中有高手,他们拍的照片极美,受他们的影响,我往往自觉不自觉的,会挑剔一下自己拍摄的照片。
顺着台阶往上,路边的小店已经开门,老板们在兜售手杖、平安带,各种小玩意儿;爬山的人不少,还有好多带着贡品的,是去拜老奶奶祈福的。
从关帝庙似乎能够看见一天门,上几十上百个台阶就到了。从远处看腊梅花还没有动静,仔细看已经开了两三朵,没开的,花苞也已鼓鼓的,春意盎然的样子。
不得不惭愧拍摄不出效果,也罢,下次再来拍吧。一个小姑娘在倒残茶,倒完不走和我搭话,可能是附近店铺里看店的工作人员。
我直接往东走了,有点慢下坡,有人在路上停车,下来一个抱着鲜花的妇人,这也是去小泰山祈福的。小泰山就是红门宫,在一天门的上边,我们进山经过的那个红色洞道,上边是魁星阁,西边连着红门宫,东边连着弥勒院,里面供奉着文曲星、武曲星,每年考试季,好多来求保佑的。
走过石桥右拐,顺着河走,再过一桥,依然顺着河走,就到了虎山水库这边,这边我熟悉,1994年我初登泰山,最先到的就是这儿,转眼接近30年了。
本想在观澜桥那边下台阶,继续沿着河沿走,无奈看见“游客止步”的牌子,只好沿着路往南走,有个院子没法游览。
这个院子,从前有些玩乐设施,儿子小的时候,我们过来玩过,现在成了花园,氛围清雅,与从前大不相同,可见历史的变迁,有很大的未知性。
刚到王母池西门边,掏出手机想拍个全景,看见弟弟的信息和视频请求,给他打过去,出海的人回来了。
弟弟说,明年不准备出去了,婷婷高考,父亲年龄也大了,钱什么时候能够混到头啊。弟弟回来好,弟弟回来,父亲那边我就放心多了,以前的时候,我空挂记去不了,干着急,现在有时间了,可以经常过去看看了,弟弟回来,我如释重负。
网上介绍王母池有三进院落,这样看来,第一进,只摆着个方型香炉;第二进,南边是王母池,上几个台阶后,就是王母殿;第三进,七真祠。这次来,依然没见到介绍中所说的“蓬莱阁”,“悦仙亭”的名字,依然没有找到。
出了王母池,我试图去梳洗河对面,看看王母池道观里,有没有我漏掉的建筑物,可惜沿河往上走,高大的侧柏,把对面的建筑物全部遮住了。
想起刚才准备出王母池时,一起进来十多口人,抱着许多束鲜花,我数了数,六大束,看衣着,看气场,我断定,这家人,非富即贵,是过来给老奶奶上香的,他们把鲜花放在台子上、地面上,去拈香,我看见工作人员,一个三十来岁的人,很谦恭很灵巧地拿着几束香过来。他们人很多,动作也慢,我没等到看他们上香的过程,就离开了。
道观庙宇的兴盛,是需要金钱来支持的,悠悠岁月,流水般的世人老去,他们所供奉的金钱财富,以碑刻、文化、古木的形式往后世流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