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哥哥大妹妹四岁。在二胎还不流行的时候,我已经把妹妹生出来了。当时想法很简单,一个男孩将来是要担当家庭责任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难免骄纵,必须来个弟弟妹妹,早早学会责任这个功课。当然还有爱心、沟通、忍让等等功课会在手足关系中碰到。
那天,我去做护理,带着他们俩去的。假如只有妹妹跟我去,我是不敢带的,因为她会粘着我一步不让我离开。哥哥去了我就放心了,哥哥会陪妹妹玩,会照顾妹妹不让她爬上爬下摔着,妹妹哭哥哥会哄她。旁人看他们相处的样子,就说他们一看就是特别幸福的家庭带出来的孩子。问我如何教他们相处的?
他们相处得好,这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三言两语也说不清,但总有些要义。女儿一周岁断奶后,我去上班,平常是奶奶带他们。老人还有的溺爱什么的全都有。但还好,我每天都有一段时间陪他们,他们也都跟我同个房间睡觉。这一点要说的是孩子的安全感建立。我认同的一个理论是小孩三周岁前一定要在父母身边,或者妈妈跟孩子不能有超过两周的分离,否则会给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在孩子三个月内他会以为跟妈妈是一体的,这个时候妈妈一定要能看见孩子,满足他的任何需求,这样他能有个完整的自我,对之后理解妈妈是妈妈,我是我这个问题,平稳度过分离期有关键作用。有一种叫哭声免疫法的育儿方法,就是建议婴儿哭的时候不抱,等他不哭了才抱,这样他才不会总乱哭的理论,竟然很多人去遵循。这是让他知道世界是残酷的,妈妈是不爱他的,他有需求发出求救信号的时候是不被妈妈看到的。本来他生活在妈妈的摇篮里,不用自己呼吸,经过狭小产道被挤到这个冰冷的世界来,还要自主呼吸,还会感到饥饿寒冷,已经够可怕了好吗?还不抱他?!让他哭到绝望?
婴儿们逐渐明白自己是独立的,妈妈不是恒好或恒坏的,物体不会凭空消失,等他建立了妈妈永远爱他和在他身边这种安全感后,他便会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一张纸一个鸡蛋什么的。
孩子在婴儿期自我安全感建立之前需要家长亲密育儿,在一周岁半到三周岁,需要适当冷处理让他们明白学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处理情绪,不是靠哭泣就能够得偿所愿。这些都是亲自带着孩子,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带到第二个的时候就有深刻体会的。我一直陪在儿子身边,他五岁前,我在家里办公,他在妹妹出生前每天睡觉都要摸着我的脸入睡,半夜偶尔惊吓哭喊,只要把手拿过来放我脸上就好了。我一度害怕他这样太不独立了,要逼他自己睡,让他独立。但是现在看来,是因为之前满足了他的安全感,他现在做事情内心很笃定很稳,可以去爱他妹妹,不跟妹妹争抢妈妈的爱。我给他做了相册,一二三周岁各一本厚厚的。里面全是他的欢乐童年时光,他可以通过相册感知到大家都很爱他。他有次悠悠的说:我好羡慕我小时候。我惊讶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大家都抱我,现在都抱妹妹。我跟他说妹妹现在跟你当时一样小,需要人抱,他就又开心的去玩自己的了。所有这些奠定了他爱妹妹让着妹妹的基础。再来才有后面那些生了二宝要更疼大宝那些的。
很多人没办法把小孩带在身边,错过了第一个三周岁,我只能说那就需要后面花很多时间和爱去修复。
在孩子眼里,幸福不是有多少物质,而且家庭氛围好,他爱的人都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爸爸爱妈妈,妈妈和奶奶很友好,家里没有紧张的气氛,那他就可以安心的做小孩就可以了,而不是被迫去扮演小大人角色,哄A、B、C开心。他就做小孩,喜怒哀乐随意切换。
在《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里,有个观点我很认同,武志红教授说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必须排首位,不是亲子关系。中国千百年来家庭里女性不被重视,往往被家族排在亲生骨肉后面,那么她在生了儿子之后会把儿子当最亲的人排在首位,儿子娶媳妇后不能忍受儿子被抢走就会产生婆媳问题。儿子也觉得自己是母亲唯一的依靠,心理上不忍跟母亲分离,于是夫妻关系也处不好。把家庭序位摆正确,家庭内部问题会迎刃而解。
说了哥哥,说回妹妹。在一周岁时断奶,之后我逐步走出家庭去工作。她现在快两周岁了,每天早上我穿外出的鞋子时她就问我妈妈要去哪?开始哭::>_<::,说她也要去,哭着跑去大门口挡着。每天都上演一出苦情大戏。我就不怕她心理受伤吗?首先她有哥哥陪她,其次再不出去上班,我心理落差太大。白天工作晚上带小孩,还好带他们很欢乐,特别妹妹鹦鹉学舌的日子太好玩了。不到两周岁,语言表达很丰富了,要做什么都可以跟你正常交流了,比如说她会说:要去广场玩、要背书包去读书、要喝酸奶、要看电视、我的车车,是妹妹的、(指着你的脚说)臭脚丫……
说些两兄妹的小日常。有天我要午睡,妹妹吵我叫妈妈不要睡觉陪她玩,我困得不行不理她。接着哥哥进来说:妹妹,哥哥抱你出去玩,妈妈要睡觉。就抱去大厅玩了。实在是贴心小棉袄,但真实原因却是哥哥不上学在家就从不午睡,所以妹妹不陪他他反而无聊得很,妹妹睡了,他也会忍不住去吵醒的。哈哈,两个小宝贝也并不总是天使宝宝,会生病会抢东西,可是大体都是快乐要多得多。
我要出门去上班很多时候都要背着妹妹,一般会求助哥哥帮忙,当哥哥也不希望我出门时,他就会大叫:妹妹,妈妈要去上班喽,快哭!这个时候,在我逃出门的同时会响起如雷贯耳的哭声:妈妈,不要!
这对二零一零后的小兄妹在打打闹闹、亲亲我我中已经慢慢长大,做妈妈的在孩子之外也要不忘健身、读书、旅游、约会什么的。我用了六年重心在生养孩子上,之后的几十年自身成长和家庭孩子并重,但愿生活成喜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