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这本书,眼着一亮,第一眼就被作者自序的标题所吸引——“不为点缀而为自省的评课”,人们常言“开宗明义”,给评课加上这样的前缀,王老师似乎是在剖白自己评课的用心,又更像是在向读者强调评课的本来意义,然而“评”是为了“省”,“评课”是为了“省课”如我这样的读者自然是明白的,可大多时候的我们是“评”别人、“省”别人的课,而王老师却以人为镜,反观自我,翻出了评课的新意,这样的眼界,这样的胸怀让我心生敬意,着实要为王老师喊上一声好!
当我静下心来,走进王老师的评课,流连于珠玑的澄澈清明间,我感受到的则是一份了不起的真诚。于人真诚,用心去倾听,用爱去理解,采下课堂中每一朵闪亮的火花;于己真诚,不隐失误,不虚人美,记下教学中每一次努力的碰撞;于语文真诚,立足语文学习的本质,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珍惜行走在语文路上的每段经历。在王老师真诚地引导下,我追觅着肖绍国老师《月迹》中亦诗亦禅的心迹,徘徊在彭才华老师《凡卡》中“反复”情深,走过邹清老师一唱三叹式的《秋天的思念》,仰观汪秀梅老师大美不言的《鸟的天堂》。王老师用他的真诚撑起二十五节好课的高度,悟其本质、鉴其思想、析其构思、品其细节、赏其价值,每一辑里,都从不同的视角剖析评品,丝丝入扣,点面皆至,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声的琳琅悦耳,又如万流归宗般的震撼磅礴,在评课中我看到了上课老师的精彩,也读出了作者的睿智大气,还读出来语文教学的本来的面目。当然,也读出了自己的匮乏与浅薄!
王老师谈评课,也是在谈语文。
王老师借谈评课告诉我们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着三种境界:第一境,人在课中,课在人中;第二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第三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读来玄妙,咀嚼一番又觉得在理之际,教无定法、课堂生成、教学艺术这些名词术语不都是在印证这种打破规范、打破程式的教学追求吗?就如夫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把生命和灵魂嵌入教学,让课堂成为自由和率性的道场,这样的语文课堂真让人神往。
在王老师的评课中体现着他对语文课味道的偏好。他认为语文课得有“三味”。第一味是“语文味”,第二味是“人情味”,第三味是“书卷味”,三种味道,三个层面。第一层实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那就是语文课该教些什么;第二层则是凸显了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应该有趣味、重熏陶、存人本;第三层则是表现了语文课的品味追求。这三味,我们也许不可能一一占尽,但也告诉了我们语文课最起码应该上成什么样子的,还告诉了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语文课提高到什么样子的,这三味可供所有语文老师仔细琢磨,甚至追求一生。
这就是王老师给我们在评课中诠释的他的语文观,没有艰深晦涩的长篇演绎,有的是本色的解读,真实的践行。
王老师谈评课,更是在谈做人。
王老师告诉我们评课者课者应该有参与课堂的感性体验,还应该具备笼罩课堂的理性思考。即做热情的参与者,还要做一位冷静的旁观者。因为只有参与,才能投入其中,才能对所评之课感同身受,才能真实、真切、真诚地体验课中的酸甜苦辣,从而抱持一种“同情的理解、理解的同情”的心态;因为只有旁观,才能超然其外,才能对所评之课理性思辨、独立判断,才能发现课所承载、所体现、所隐匿的课程价值、教学规律、教育本质,进而彰显“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学术信念。
一本书,一段情,一段对教育的深情,一段对诗意语文的诗意回归,愿能够跟随王老师的文字,尽情畅游语文的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