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第三章
论述不知足与知足的本质区别,不知足以名利殉身,知足则以护养、爱惜生命,保持本真为最重要的事。
7.知为为而不知所以为。是以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不免于患也。
知自己在做什么,而不知为何这样做。所以即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也不能免于忧患。
8.无足曰:夫富之于人,无所不利。穷美究势,至人之所不得逮,贤人之所不能及。
无足说:财富对于人,无所不利。享尽天下美好及权势,是至人所不能得,贤人所不能企及的。
9.侠人之勇力而以为威强,秉人之知谋以为明察,因人之德以为贤良,非享国而严若君父。
利用他人勇力为自己助威强,秉持他人智谋来明察事物,藉由他人德行来彰显自己贤良,即使不享有国土也像君父般威严。
10.且夫声色滋味权势之于人,心不待学而乐之,体不待象而安之。
且声色、滋味、权势对于人,不用学内心自然喜欢,不用模仿身体自然安适。
11.夫欲恶避就,固不待师,此人之性也。天下虽非我,孰能辞之!
欲求、憎恶、避开、趋就,本不需教导,此为人性。天下人虽非议我,这些谁又能摆脱!
12.知和曰:知者之为,故动以百姓,不违其度,是以足而不争,无以为故不求。
知和说:智者的做为,以百姓的需求而行动,不违背原则,因此知足而不争,顺任自然故不贪求。
13.不足故求之,争四处而不自以为贪;有余故辞之,弃天下而不自以为廉。
不知足所以贪求,四处争夺却不自以为贪婪;内心知足所以辞让,舍弃天下而不自认为清廉。
14.廉贪之实,非以迫外也,反监之度。势为天子,而不以贵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
清廉、贪婪的实质,并非受迫于外力,而是反观内心的原则。有天子的权势,而不以尊贵傲视他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富戏弄他人。
15.计其患,虑其反,以为害于性,故辞而不受也,非以要名誉也。
权衡其祸患,考虑其反面,认为有害于自然本性,故拒绝而不接受,并非为博取名誉。
16.尧、舜为帝而雍,非仁天下也,不以美害生;善卷、许由得帝而不受,非虚辞让也,不以事害己。
尧、舜为帝王时和谐让位,并非仁爱天下,是不以追求美名而损害自身生命;善卷、许由能得帝王位却辞让不受,非虚情假意辞让,是不以政事损害自己。
17.此皆就其利、辞其害,而天下称贤焉,则可以有之,彼非以兴名誉也。
这些人皆趋就其利,辞避其害,因而天下人称誉他们贤明,这样的称誉当之无愧,但他们并非为了树立个人名誉。
18.无足曰:必持其名,苦体绝甘,约养以持生,则亦久病长厄而不死者也。
无足说:如定要保持名声,则劳苦身形、谢绝美味,俭朴生活以维持生命,则像长久病困而不死的人。
19.知和曰:平为福,有余为害者,物莫不然,而财其甚者也。
知和说:平衡是福,过度则为祸害,万物莫不如此,财物更是如此。
20.今富人,耳营钟鼓管籥之声,口惬于刍豢醪醴之味,以感其意,遗忘其业,可谓乱矣;
如今富人,耳听钟鼓管箫之声,口享牛羊美酒之味,追求感官享受,遗忘本自正业,可谓混乱。
21.侅溺于冯气,若负重行而上阪,可谓苦矣;贪财而取慰,贪权而取竭,静居则溺,体泽则冯,可谓疾矣;
沉溺愤懑盛气中,似背负重物爬坡,可谓痛苦。贪财而获取短暂的安慰,贪权而精疲力竭,静居则沉溺其中,体壮则盛气凌人,可谓疾病;
22.为欲富就利,故满若堵耳而不知避,且冯而不舍,可谓辱矣;
为追求财富利益,财物堆集似高墙,也不知满足,且越贪婪越不知收敛,可谓耻辱;
23.财积而无用,服膺而不舍,满心戚醮,求益而不止,可谓忧矣;
财物囤积却无用处,专意营求不愿割舍,满心焦虑,企求增益永无休止,可谓烦忧;
24.内则疑劫请之贼,外则畏寇盗之害,内周楼疏,外不敢独行,可谓畏矣。
室内则担忧窃贼入侵,在外则畏怕寇盗伤害,室内严密防守,在外不敢独行,可谓畏惧。
25.此六者,天下之至害也,皆遗忘而不知察。及其患至,求尽性竭财单以反一日之无故而不可得也。
以上六种情况,是天下最大的祸害,众人皆遗忘不知审察,待到祸患来临,想用尽心思、竭尽财物,只求返归一日的安宁也不可得。
26.故观之名则不见,求之利则不得。缭意绝体而争此,不亦惑乎!
故从名声的角度观察则不见名声,从利益的角度观察却不得利益,耗尽心力与身体去争名夺利,岂不迷惑!
备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四年 九月读书笔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