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丽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结婚的日子。一大早,她的父母就起来张罗着各种事情,以备中午迎亲队伍的到来。
清晨的阳光微微洒向大地,空气很新鲜,柔和的气息唤醒了沉睡的梦。刚过六点丽就起来了,她要赶到十公里外县城的婚纱店里梳化新娘妆呢。她起来伸了伸懒腰,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忽然看见父母走来走去忙碌的背景,她的心像是被惊蛰了一下。
她和现在的他是在省城打工认识的,他对丽很好,各方面都体贴爱护她,唯一不足的是他和她一南一北。丽生活在美丽的江南水乡,而他长在一千公里外的北方,中间隔着两个省。
起初他们在一起也遭到了父母的反对,特别是丽的母亲,认为闺女嫁那么远,有点疼痛委屈的没人会体谅到,而且相隔那么长距离,也难见上一面,自己年老多病,也不能千里迢迢舟车劳顿到闺女家看望。
但两年的爱情经得了考验,终于冲破了重重困难和险阻,他们说服了双方的父母,彼此终于相携在一起了。
丽看到父母张罗的背影,不禁眼泪泛光,旧时记忆涌上心头。她从小到大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虽然还有一个弟弟,但是父母依然对她呵护有加,从不曾让她说受半点委屈。
今天她就要远嫁了,她就要离开了自己可亲可爱的父母,虽然她选择了心爱的他,但她也只能抛下了爱她的他们。她的心在流泪,她也舍不得离开父母,离开这个家,离开这个生养她的地方。
弟弟开着小毛驴载她到了县城的婚纱店,因今天是好日子,已有两个准新娘在梳化,她只有坐在旁边等。而此时她的心被念念不舍填充着,虽和未婚夫说好每年必回来两次看她的父母,但是长长的乡愁又岂能用时间来衡量呢。她陷入沉沉思索着,丝毫没有即将做新娘子的欣喜心情。
突然她听到婚纱店的门像是被人撞了一下,有人气虚喘喘的跑进来,她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母亲。她的心征了一下,她母亲头发已凌乱,应是在晨风中赶跑了十公里路程过来的。“还好赶来得及,这新娘子头一梳呀要父母帮梳的,这不我就赶来了,谢天谢地刚刚好。”母亲露出了开心的笑脸。丽的心此起彼伏,难以言表:母亲跑着十里路匆匆过来,就是为了女儿以后要顺顺利利的,要帮女儿头一梳。已露刺眼的阳光照耀着母亲瘦矮的身躯,丽顿时觉得她非常高大。
母亲走到丽的后背,从随手带来的袋子里拿出了一个梳子,口里满足的念着百年好合长长久久的喜词,为她梳了作为新娘的第一梳。
丽提着着地的婚纱,在姐妹和亲人的搀扶下缓缓地走向婚车,坐上婚车意味着她就嫁出去了。按本地的习俗,父母是不能看着出嫁的女儿上婚车的,出娘家门口的嫁女也是不能回头看的。
当丽走到已经敞开的婚车门那,忍不住回头看看家门口,看看这个曾经生养她的地方;此时在门口已经簇拥着四面八方赶来喝喜酒的亲朋好友,他们都看着丽即将上婚车出嫁。
丽的目光在人群里四处寻找着她的父母亲,寻视了良久,没看见他们,心里有点难受失落。女儿即将出嫁离开,上婚车前想看看父母亲一面,可是丽找不到她的父母亲,丽看不到他们。正如丽再想看看她的父母那样,也许她的父母也躲开即将上车的丽而也很舍不得再想看一眼自己的闺女。
丽坐在婚车里被内心的不舍深思着,而她的新郎老公似乎觉察不了她现时的心况,伸出手环抱着丽的肩,新郎脸上露出了幸福的表情。婚车队慢慢的驶出了丽的家门口的街道,缓缓地驶向远方。
……
“铃铃铃…”尖锐的闹铃声入耳,欲催人起床为止才平息。丽擦了擦惺忪的双眼,摸到床头震动的闹铃,很恼人的关掉了它。
她打开了床头灯,看了看闹钟才六点半。她望望旁边熟睡的老公和孩子,心里长舒了一口气,原来刚才只是做了一场梦。
梦里的情境如真实般的在丽脑海里浮现,让她不禁冒出了冷汗。今后她一定要多回去看看同城的父母亲,不要让他们牵挂,也祈盼以后不要再做这种恶梦了,还好自己没有远嫁他乡,丽心里暗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