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谈到语文教学的问题,她说作为数学专业的老师教语文,她觉得语文更好教,因为数学的东西很抽象,孩子不能理解一个解题思路她的课堂有时就会陷入一种无法解说的尴尬,而语文教学比较形象化、生活化,遇到不会写的字、不理解的一段话,她可以援引生活示例帮助孩子理解。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语文也罢、数学也罢,都是生活化的课程,援引生活示例解难容易,能够把课上到自然、有深度、有广度却不易。
今天拜读干老师《西游记》整本书共读课例彻底颠覆了我对课堂的认识 。一堂优质的课从来不是是生的问答课,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让学习真正发生,即唤醒学生的思考力、启蒙学生的思维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更新学生的认知。《西游记》可以说是宏篇巨作,只读恐怕也得花费你几日的光景,何况是有深度的解析。像这样的课我们想都不敢想,那么干老师他是如何处理这样的名著阅读课?
一、选择主题,化难为易。
本堂课干老师以孙悟空“成长路上”为主题,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孙悟空的成长过程。问题引导是这样的:“石猴、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孙悟空众多名字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干老师一个问题不仅梳理了孙悟空的成长轨迹,而且唤起学生的记忆,让学生一下子想到学过的《猴王出世》《齐天大圣》等章节并引导学生细读相关文本,为最后悟出成长路上的艰辛、责任、道义等做好铺垫。
二、去伪存真,简单质朴。
假如要我们去上这堂名著阅读课,恐怕很多老师会这样上:以精彩绝伦的导语引学生进入神话的世界,然后谈论对师徒四人的认识,出示经典语段分析,评价师徒四人(有的老师可能会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或提前制作相关道具让学生展演一番),最后贴标签式告诉学生我们该如何如何做人等。干老师的课没有那么复杂,从始至终没有图画、没有视频,只有幽默的语言、简单明确的问题、拨云见日的PPT。比如在探讨“石猴”到“美猴王”的成长历程中,干老师以出人意料的问题“我为什么要生长在宝应,不是生长在名山之中?这岂不是我一生平庸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正视自我的出生,理解出生与能力、成就等无关。当学生理解了这一点干老师顺势推学生一把“我们的出生就平平无奇吗?”让学生从神话回到现实,在感受“石猴”蜕变“美猴王”中明白成长需要勇担使命、迎接挑战等。干老师摒弃那些迷惑师生眼球的花样教学方式,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调节课堂的氛围、以简单明确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思想的余波中,孩子思索着自己的成长。
三、“守住”学生,“守住”文本。
干老师的课在形式上摒弃一切复杂的手段,死死 “守住”文本,“守住”学生,以文本引导学生,因思维巧借文本。比如讨论“孙悟空配不配做齐天大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评价孙悟空。在了解大闹天宫、读大圣自白中学生知道孙悟空空有神通并无德能,经过一番文本细读后再次回到学生的发问:“孙悟空为什么不能一个筋斗云到达西天,而是要一步一步走着去取真经?”,在文本细读后干老师用“皈依没有捷径,成长没有捷径”作答,既关注了学生又升华成长主题。
孙悟空的成长路何尝不是教师职业的成长路,干老师的课例让我明白“大道至简”式的课堂是语文课堂的至高追求之一。而素简课堂要求我们必须从文本细读开始,必须从关注学情开始,必须从对文本精细化的解读开始,最终实现文本与生命、生活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