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雨,回乡近一年时间,与昔日相比,村庄慢慢发生了变化,青年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躺在床上,有一种得意的感觉。
看春插,往日只依靠妇女插秧,如今不分男女齐上阵。外村外垌过往的人看见,惊叹着这个村子不同寻常。
十来天后,晚上的夜校,锣鼓又响起、男女歌声传来,放松放轻一下,庆贺完满完成春插任务,清明前插完田。
一天早上,芸雨在房里正看着书,突然有人在大门口,喊着,芸雨在屋吗?在呀!芸雨应声说着,在这里。
芸雨抬头一看,是村上的民兵排长(排辈叫叔),他说,今后排长是你了,(芸雨原来是副排长)。并说,他招工要出去了,去县里国有林场。
并交带村上的民兵工作,怎样怎样。芸雨说,好呀!叔子,恭喜你了!
他是高中毕业生,毕业己二年了。在村中和青年民兵们,滚爬摸打,工作积极,成绩有目共睹,所以好事遇上了。
按那时的规定,凡是初中、高中毕业生(包括插青),出来社会锻炼要二年以上。表现优秀,才有招工、招干、上大学的机会。
民兵排长,这个职务落在芸雨身上。这当然要经大队党支部、民兵营,这个己明确了。
芸雨读初中,在学校入团,去年年底,作为团代表,参加公社共青团代表大会。
芸雨,被选为公社团委委员,他是最年轻的一个,在公社二楼会议室里,分工为组织委员。
芸雨感到很突然,心想,自己没有任何资历、资本,是乡下人。也没将这职务作为一回事,更没有去炫耀。
芸雨,在晚上依然去阿贤屋,阿明、阿清一起。创作山歌,相声,三句半,小品的节目。有时互相修改,补充。
在农村,真的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村有干不完的农活,农民真的辛苦。
芸雨心想,现在农村正在建设阶段,要在文化宣传上做文章。鼓舞斗志,鼓足干劲,群策群力才能把生产搞上去。
芸雨对阿明、阿贤说,我们这样努力做,为了全村,又是为自己。村中人的精神面貌好了,生产上去了,我们娶个老婆,还怕没人嫁吗?
阿贤说,对呀,象他这样从小没有父母,吃了很多苦。如今慢慢好了,再不努力,搞出点生色来,真的没人嫁。
春插结束后,虽有耘田追肥之类的工夫,但也算为农闲之时。
在一天的早上,村中的蓝球场响起阵阵哨子声。这是蓝球邀请赛,芸雨代表民兵排,向附近几个村庄发出邀请。日间蓝球比赛,睌上文艺晚会。
看看,尽是年轻人,有的是同学,插青、亲戚、老表。到来相见相聚,多么亲切、友好!友谊比赛,场上激烈角逐,你追我赶。
芸雨坐在记分台上,因他人个不高,不是打蓝球的料。蓝队二分,又翻过一块小布,红队三分又在另一边翻过。
村与村之间,年轻人与年轻人来往,互相学习交流,气氛融融。
晚上进行文艺演出,村中更热闹。芸雨早早吃饭,阿明阿贤和拉二胡的大叔,插青的阿永、阿贞们,忙里忙外张罗着。
蓝球场的四边,坐着的,蹲着的,站着的,男女老少。邻近村的有男有女,也拿着手电简、火把,陆续到来,到处是人。
芸雨在球场上,看上旁边的小路上,站着一帮人。啊,阿生几个来了,他打个手势,点点头,向芸雨示意。他是邻村人,他走过来了。
他拍拍芸雨膊头,哈哈,芸雨可以呀!想不到你们搞得那么出色,那么热闹,我们要向你们学习了。
芸雨说,这都是一带年轻人带头组织起来的,乡亲积极支持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咚咚…咚咚,锣鼓响起,女声合唱,男女合唱…舞蹈、一首首一曲曲,二胡、竹笛伴唱。
那个大叔,翘着二郎腿,左手五指上上落落,不停地弹着三条铜丝,右手时长时短,时轻时重拉着。头不时左右摆动,身体也在动,多么深情动听。
场外,哗哗地响起热烈的掌声。有的发出称赞声,好!唱得好,拉得好!
蓝球场上,挂着几盏用火油点的大马灯,将整过球场照得通亮。
山歌对唱,二人相声,四人三句半,二人快板,还有小品,火柴摩术。都是自编、自导、自演。通俗易懂,很多耐人寻味。
有的只是读小学二年,也写上几行字,上场唱起山歌来。你一曲他一首,没有顾忌没有抠束,欢快而舒畅。
那个十四叔出场,演起小品,穿上一件棉衫,头戴鸭舌帽,手拿着个烟斗。演唱了一段后,到落尾,嘴里念着,如今农村变,生活好,生活好!我来把烟抽,把烟抽……
哗…场外一阵猛烈的掌声,引来哄堂大笑,哈哈,有的说,十四叔逗到我眼泪水笑出。
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场外一片呼喝声……
蓝球邀请赛,晚上文艺晚会,活跃这个村的文化生活。有力推动了集体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