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个同学跟我说,他看一本书的时候,书中的内容会和现实世界不谋而合。比方说他在书中遇到一个陌生的概念,结果第二天老师在课堂上就用到了这个概念,晚上在家上网又看到这个概念,他觉得这事儿很奇特,是一种缘分。他跑来问我,因为我们寝室就我俩喜欢看书。我说我也遇到过这种事,头几回也很惊奇,后来就习以为常了。
我曾经想过这个问题,还专门去寻找背后的联系。有些情况下的却是有联系的,比如有一次老师推荐我们看一本专业书,我买回来翻过一遍感觉收获不大,倒是对其中提到的另一本书很有兴趣,于是找来仔细阅读,结果后来上课时老师竟也提到了里面的一个词。可以猜想老师也像我一样看过这几本书,或者即便他没看过,也会通过别的书籍论文里读到。这种巧合实属必然。不过有些时候还真是巧合,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通过一个词、一个概念或者一个典故联系到一起,同时这种联系是一种临时的、私人的联系,只有你自己才能体会得到。这必然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
我们通过读书获取知识,在脑中构建起知识系统。世界上的出版物浩如烟海,每天新出的书或许你一辈子也读不完。但许多博览群书的人都说过,书是可以读完的。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你到一个图书馆借书,首先会遇到一个大的分类,那便是人类的知识系统。世界上的书,每本都不一样,但可能几千本书里讲的都是一个道理。有的人阅读到一定程度,会发现读到的都大同小异。于是乎他们认为,与其不停地读新书,不如把那些主要的经典的书反复啃读,温故而知新。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就能理解为什么阅读会与现实社会频繁产生联系。知识是有限的,人们通过书籍记载知识,通过阅读获取知识,而身处在社会中我们每天见到的各种信息都来源于这些知识。知识不过是在社会的各种传播渠道内不断循环,偶尔撞衫也在所难免。
知识在不断丰富,而阅读作为获取知识的渠道,本身也是一种累积的过程。回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你可以梳理出一条条清晰的阅读脉络,每一条分支都有迹可循,它不仅展现了你的阅读思维的变化,更记录了你成长的轨迹。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翻开我的豆瓣,看到去年我读了15本书。头两本是《伤花怒放》和《交响乐欣赏十八讲》,我当时的兴趣全在音乐上,而且我走了摇滚和古典两条线,这也是西方主流音乐的两条脉络。接下来是《时代的噪音》和《室内乐欣赏十八讲》,完全承着上面两条线发展的。第五本是《建城以来史》,讲述的是古罗马的历史,我那阵子看了部电影迷上了罗马历史,同时期我还读了《罗马英豪列传》,只是没有读完。然后是《音乐良知》和《西方音乐一千年》都是偏古典音乐的普及类图书。摇滚这一边,我看过《时代的噪音》之后感觉没什么新意,兴趣也就减弱了。随着我对古典音乐的兴趣越来越浓,我又接着看完了《俄罗斯作曲家与20世纪》和《作为戏剧的歌剧》。之后有一段时间,我沉迷于midi音乐制作,主要在网上看视频学习,我也买了很多书籍,但最终看下去的只有一本《听音训练手册》。接下来我把精力转移到经济学和金融方面,看完了一本《经济学常识》,同时还有一本《强权与富足》看了一大半,《战胜华尔街》开了个头,这条支线就停滞了。再后来,我回归文学。自大学开始,我的书目里面占到一大半的是外国文学。于是我从《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开始,同时期,我也读了《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和《莫泊桑经典小说集》,顺便还读了一下《东方快车谋杀案》,这本小书是在京东上买书时免费送的,而莫泊桑到现在也没读完。
这是我2013年的阅读脉络,记录了我去年一整年阅读兴趣的变化。在回忆这段历程的时候,我会顺带着回忆起当时的阅读思路和阅读感受,甚至还包括生活状态。这就像一本日记,能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