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提醒:3种食物多吃容易堵塞血管,中老年人再爱吃都要管住嘴。

尽管某些食物可能会造成血管堵塞,但我们应该记住,“管住嘴,迈开腿”才是预防血管疾病的关键。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对于维持良好的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湖南某单位的黄大爷在退休后接受了一次全面身体检查,结果显示他的颈动脉有轻度狭窄。然而,他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在他这个年纪是正常现象。因此,他继续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甚至比退休前更加放纵,经常饮酒吃肉,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而,某一天,黄大爷在吃完饭后突然出现头痛和呕吐症状,家人急忙将他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尽管医生千方百计进行救治,但他仍然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

医生对此感到非常遗憾,如果黄大爷在发现颈动脉狭窄后能够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并定期复查,也许就不会发展到目前的状况。然而,现在已经为时太晚。

根据《2019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是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农村居民占45.91%,城市居民占43.56%。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患有血管堵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管就像人体内的自来水管道,负责向各个组织器官输送氧气、血液和其他营养物质。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过度饮酒、吸烟和不健康的饮食,会导致血管内形成脂质斑块,破坏血管内壁,最终引发血管堵塞。

一旦发生血管堵塞,各个组织器官就会缺血,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器官坏死。如果发生在心脏,可能引发心肌梗死;如果发生在大脑,则可能引发脑梗等脑血管疾病。

01)血管堵塞的危害

血管堵塞对身体的危害极大,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致命。以下是三种尤为危险的血管堵塞。

①冠状动脉堵塞

冠状动脉为心脏供血,一旦狭窄或堵塞,会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进而导致胸痛症状。如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引发心肌坏死或心肌梗死。

②颈动脉堵塞

颈动脉是连接心脏和大脑的主要血管,一旦堵塞,会导致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或中风。

③下肢血管堵塞

早期下肢血管堵塞通常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下肢供血不足,可能会引发剧烈疼痛甚至坏死。

02)血管堵塞的信号

当血管堵塞发生时,身体会出现一些异常信号。以下是比较典型的症状。

①胸闷、胸痛

胸闷可能与肺动脉栓塞有关,可能是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此症状通常突然出现,甚至有患者晕倒。胸痛可能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相关,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心脏供血不足时会产生疼痛。

②一侧肢体无力

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可能是由于脑动脉或颈动脉堵塞所致,患者还可能出现面瘫、口水流失等症状,这可能是中风的前兆。

③腿部疼痛和跛行

下肢血管缺血堵塞时,行走时可能出现腿部疼痛,休息后疼痛会缓解,但再次行走后会再次出现。

④下肢水肿

下肢水肿通常与肾动脉堵塞有关,由于肾脏血流减少,导致肾功能损害,对液体代谢也会产生异常。大量液体在体内积聚,导致身体水肿,尤其在下肢最明显。

⑤头晕甚至昏厥

突然出现眩晕、失去平衡和协调能力,甚至昏厥的情况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可能是脑血栓引起的。

03)易引发血管堵塞的食物

为了预防血栓形成和血管堵塞,我们需要控制饮食,尽量少食用以下四类可能导致血管堵塞的食物。

①高脂肪食物

长期摄入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促进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并增加血液中三酯的含量。因此,除鱼肉以外的各种动物肉类、猪油、黄油和牛油,以及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等应尽量少食用。

②高胆固醇食物

动物内脏、五花肉、红烧肉、酥饼、贝类、蛋黄和蟹黄等食物含有较高的胆固醇,长期过量摄入胆固醇会导致体内“坏”胆固醇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管健康不利。

③反式脂肪食物

摄入反式脂肪后会提高体内“坏”胆固醇含量,极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常见的油炸食品、烘焙食品和膨化食品中含有较高的反式脂肪。

④高盐食物

过量摄入高盐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身体脱水,同时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血管的扩张能力,易导致高血压等疾病。常见的腌制食品、酱油、调味料、外卖和饼干零食等含有较高的盐分,应尽量减少摄入量。

血管堵塞与日常不良习惯密切相关。为了预防疾病,我们需要从生活的细节入手,改变不良习惯,并长期坚持。请记住,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是保持良好血管健康的关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