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点子图中的乘法》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围绕“乘法的初步认识”展开,核心是引导学生从“加法”过渡到“乘法”,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整体达成了基础教学目标,但在细节处理和学生思维引导上仍有优化空间。

一、教学亮点

1.情境贴近生活,降低认知门槛:以“摆小棒”“算班级座位数”等学生熟悉的场景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列加法算式(如3+3+3+3)的过程中,自主发现“加数相同”的特点,为乘法概念的引入做了自然铺垫,避免了抽象概念的生硬灌输。

2.注重“过程”,而非仅“结果”:没有直接告知“乘法算式怎么写”,而是通过对比“4个3相加”的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4×3”,引导学生观察“4”“3”分别对应加法中的“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理解乘法的本质。这个数字的意义是本节课中的一个重点,不用纠结位置关系,但是一定要让学生说清楚每个数字多表示的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

1.对“学困生”的关注不足:部分学生虽能列出乘法算式,但在回答“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时仍混淆,如将“5×2”解释为“5加2”。因课堂节奏推进较快,未及时针对这类错误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引导,导致这部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

2.练习设计缺乏梯度:课堂练习以“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看图列乘法算式”为主,题型较为单一,缺少“变式练习”(如“3×4既可以表示3个4相加,也可以表示4个3相加”的辨析题),未能充分挑战学生的思维,也难以检验学生对概念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改进方向

1.分层引导,关注个体差异:后续教学中,可提前准备“乘法含义卡片”(如印有“3个5”“5个3”的卡片),针对理解薄弱的学生,通过“卡片配对算式”的小游戏,帮助其直观区分“相同加数”和“个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扎实掌握概念核心。

2.优化练习,提升思维深度:设计“基础+变式+拓展”三级练习:基础题巩固写法,变式题(如“判断6+6+5能否用乘法表示”)强化概念本质,拓展题(如“用乘法算式表示‘7+7+7+7-7’”)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提升。

在以后教学过程中多一点学生预设,就更好滴在课堂生成方面灵活切换教学方式方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