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深圳开启了一年四季乱播模式,昨天还在夏天,今早差不多又到冬天。雾气腾腾的天空,让人好生慵懒,朋友一个电话才忆起上午墨墨有课,飞快地一通收拾,匆匆忙忙赶去上课。
还好及时,一到门口,墨墨已经轻车熟路般的换鞋走进教室,和老师们打招呼,小嘴里咿咿呀呀地说着些什么,我猜大概是在和老师们说"想你们呢!"
音乐响起,好家伙!墨墨舞起来了,最近都喜欢这个律动,顺势抱着小家伙坐在老师对面,一同做律动,墨墨看看老师又看看我,会心一笑,小伙子应该是想表达,这个我喜欢,一脸的惬意,真不觉得他是婴儿。
接下来的运动时间,是宝宝们通过一系列的障碍物去摘玉米,然后将玉米送回自己的家,任务是15分钟摘6个。前几次上课,开始小家伙很配合,玩得也很尽兴,时间稍微长一点,自由模式启动,典型的高需求宝宝,坚持自己的内心需求,各种引诱或是转移注意力都是不为所动的。因此,今天我想应该和以往也差不多吧!
牵着墨墨跨过障碍物,穿过小石路,走过独木桥,来到玉米地摘玉米,小家伙迫不及待地摘啊!跑上前就是一手摘一个,还没有转身意思,小手仍然停在玉米处,估计是还想摘,老师的要求是一个呀!"墨墨,一次一个。"大概是听明白了,放下了多的玉米,小手拿着一个继续向前。
来到他跳跳床前,规则是跳三下。真没把握,小伙子只跳三下。清晰的记得第一次上课,上了跳跳床就不愿下来了,今天是否还一样呢?心里七上八下的。墨墨爬上跳跳床,"1,2,3。"刚念完,小伙要求下来了,头都不回的去钻山洞,最后把玉米送回家。
就是这样墨墨一共往返了8次,获得了8个玉米,过程非常顺利。小伙理解了规则,慢慢的会配合,越来越好了。
特别让我惊讶是玩小车,如果说第一次在课堂上玩小车,是因为新鲜感,那么今天,应该是小伙子懂得了配合,明白了老师的指令。无论其他小朋友频繁的从小车上下来,还是自由的去玩别的东西,小家伙始终坐到小车上,坚持了很多遍的走圆形和S行,还谦让地哥哥姐姐们先玩秋千,一直等到最后,老师和家长们都惊叹着小家伙今天的表现。
前几次上课,墨墨的反应比较大,不愿意参加活动,喜欢自由式的玩,用小玩具吸引他无效,用语言激励他无果,只能是顺着他的意思,去玩玩他感兴趣的玩具,或者静静地陪他站在一旁看别的小朋友活动。
即使我明白,这需要一个过程,可真是面对的时候还是不淡定。心里特别的揪心。回家翻阅各类书籍,试图寻找有效的办法帮帮他。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尊重他,鼓励他,相信他,给他一点时间,让他慢慢地成长。
如果儿童要创造自己
他必须生活在爱和自由中
他必须拥有时间,空间
必须有爱的照顾和支持
这样
他才拥有创造自己的机会
作者:雨墨妈妈
俩男孩妈妈,心理学学士,拥有蒙台梭利教育资格证,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十多年,曾旅欧两年多,喜欢瑞吉欧和华德福教育模式,愿意和大家分享我作为妈妈的育儿点滴,更愿意和大家分享作为专业老师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