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新增了核心素养内涵,并给出了详细的解读。今天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聚焦核心素养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核心素养的界定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新课标中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2)核心素养的功能定位
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3)核心素养的构成
语文核心素养是由哪些方面?哪些要素组成的?由前面对核心素养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核心素养的构成是这样的。它是由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那么,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由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构成的。而且,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面。文化自信是放在首位的。那么,通过对前面的这种构成的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2022版的核心素养它的各方面的组成是有双重逻辑的。我们先看第一个方面的逻辑。把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层次。把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作为另外一个层次。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自信相对于其他三个方面,它起到的是引领和价值导向的作用。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呢,都涵盖在文化自信这一个大主题的下面。这其实是一种价值逻辑。第二层逻辑,主要表现在课程标准中对于这四个方面关系的一个说明中。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发现,语言运用成为了贯穿在思维能力发展、审美创造、文化自信这三个维度里面的一个主线。也就是说,无论是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还是养成文化自信的过程,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运用这样一个载体。那么,这样一个关系,它体现的其实是一种教学逻辑。也就是说这也是一种生存逻辑,学生核心素养在实践层面的生存逻辑,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审美创造、文化自信等层面的达成,都离不开语言运用这个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