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心理咨询常用量表(一)

咨询过程

心理咨询过程跟去医院一样,预约~初步问诊~化验(可借助各种量表)~诊断(访谈)

当量表与访谈结果不一致,不能轻信任一方,重新测,重新访谈,甚至可以换咨询师重新测,重新访谈。

常见量表

1. 智力测验

在中国最好不要给轻易给别人测智商,也不要给孩子测智商。美国却很普遍。

2. 人格测验

人格,人的各种心理特质的总和,包含性格和气质。

如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卡特尔人格因素测验16PF.

3. 心理健康量表

就像体温计一样,平时不需要用,怀疑有病,或有症状时才用。(量表非常多,有10000多种,心理健康量表占比大,90%)

4. 职业类量表

发展性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一种,如职业规划,填报志愿等。

量表使用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

1. 心理测验的科学性

2. 测评师的专业性

3. 心理测验的标准化

目前测评师和访谈一般是同一咨询师,其实并不是很科学,就像医院诊断医生和化验医生其实是各尽其职的。咨询师在测试来访者有没有好转是带有个人主观意识的。

科学测验: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对一个通过仔细观察的小样本进行观察,然后从观察的结果来推测整体的情况。

从国外引进的测验,到国内常模需要重新做,所以叫中文修订版。

注意事项二:

心理测验(科学测验)与“心理测验”(加引号,伪科学测验)的区分:

1.信度:测验的结果要稳定,如体重计,测不同次结果要比较接近。

2. 效度: 准确性,必须选择合适的量表。量身高不能拿个体重计。

3. 常模,例如统计局统计市平均工资为8000,这就是常模。常模每隔几年得更新,而且不能单一。

注意事项三:

心理测评师条件(目前无专业测评师)

1. 要有心理学基础

2. 心里测量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3. 职业道德,保密(测验本身+测验结果)和控制 (控制使用,没事别乱测)

明天复盘各种量表测验,终于给我偶尔的火爆脾气找到了解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