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
非遗鱼灯也卷起来了?
各路手工大神大显身手啊~
小袍连忙去买了一瓶矿泉水
收藏好制作教程、跃跃欲试了!

鱼灯
鱼灯历史悠久,至今已达六百余年。是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些地区的民俗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现在很多汉服同袍也会那它来作为拍照道具、出去玩儿也会带上,超级可爱喜庆~


形状呈鲤鱼状,用竹篾绑扎,糊表白纸绘制而成,全长1.2米,直径为40至50厘米,分鱼头、鱼身、鱼尾,三节可灵活转动,舞鱼灯以村组队,人数少则十几人,多者上百人,每人一鱼,内燃蜡烛,鱼灯套路有"鲤鱼摆尾"、"双鱼争食"、"鲤鱼戏水"、"鱼跃龙门"等,表演队变化有方阵、一字长蛇阵、八卦迷魂阵等。


鱼灯内卷的源头是一位手工博主用塑料瓶制作的看起来很简单的教程~

(示意图)
因为传统的鱼灯需要竹条和铁丝打框架,一般人可没这个手艺,哈哈~



(一位网友分享的传统鱼灯教程)
于是这位手工人机智地变废为宝,利用低成本的塑料瓶做出了一个鱼灯,大家立刻觉得:“我也可以了!”

还不等这位博主剪完教程视频,就有大神已经用同款材料做好了鱼灯~

甚至还有用相同手法做出其他样式的,还有用缠花、绒花、快递袋做鱼灯的......


网友看完直呼:
“学会了!”
“非遗都这么卷了嘛?”
“我一个手残党也可以了!”
“过年了走亲戚的时候不要忘了收一下可乐瓶噢~”

更有更是各样大的、小巧玲珑的鱼灯出现~

鱼灯的制作,不但讲究形似,也追求神似。通常是在"T"式木架的横梁上,用细竹篾按各种圆体海鱼的形态扎制轮廓,蒙上白漂布,再按照各种海鱼的首尾身形,鳞鳍皮色描线着色,制成鳌龙、黄鱼、马鲛、免鱼、乌侯、海豚等灯具。灯内可以燃插蜡烛,或装上小灯泡,夜间舞动,最是壮观。

;
现在鱼灯还出了材料包,这下大家可以一起感受非遗手工的魅力了~
(图片分享自网络,作者见水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