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识马,能够改变马的命运之人。冯骥才的伯乐是韦君宜,一个文坛上知名的伯乐,历任《中国青年》总编辑,《文艺学习》主编,作家出版社总编辑,《文艺学习》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总编辑、社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文学期刊工作委员会主任。她一生发现和扶持了很多文学青年,冯骥才只是其中之一。
“我不知道为什么,对一个人深入的回忆,非要到他逝去之后。难道回忆是被痛苦带来的吗?”这是文章的第一句话。此篇写于韦君宜逝世之后,斯人已逝,回忆不绝,回忆一次痛苦一次,但同时这份回忆也成了冯骥才寂寥人间一种暖意的安慰。回忆故人,作者按照时间为序,选择几件感人的小事进行详叙述,塑造出了一个低调又高洁的文坛前辈的形象。
1、初识她的木讷和窝囊
大冯把处女作《义和拳》寄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里有了回音,北方组组长李景峰带了一个很矮的女同志到天津召开作品座谈会,李景峰介绍说她是社领导。但在会上她几乎一言不发,大冯既没听过她的大名,也不知好的成就,感觉有点紧张,不知怎么跟她说话。会后大冯请他们去小饭馆吃饭,人多地方小,为了吃饭抢凳子,一位妇女对她大喊大叫,盛怒不息,她却一言不发,样子有点窝囊。她站着吃了一顿简单的饭,还诚恳地说让他破费了。
大冯当时还是文学青年,写的处女作得到人民文学社的首肯,那是天大的惊喜。余华说他起步文学创作时,收获的是一次次退稿,退一次就降低一个档次投稿。全国最高档次的出版社准备出版,大冯激动,可是口袋里没有钱,又无权公款招待,又没有大款朋友,只能把劝业场后门那家卖锅巴菜的街头小铺当成名店了。作者招待社领导在街头小铺站着吃饭,社领导居然愿意去这种小铺吃饭,这种事发生在现在,简直不可想象,可见韦君宜平易近人,为人着想,没有一点官架子,不摆一点官派头。
2、初识她的认真和笑容
为了出版这部书稿,大冯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借调去修改,住在北京朝内大街166号那幢灰色而陈旧的办公大楼的四层。他每改过一个章节便交到李景峰那里,李景峰处理过再交到韦君宜处。韦君宜是终审,他却很少见到她,大都是经由李景峰间接听到韦君宜的意见。有一次,她忽然把他叫去,一反常态,滔滔不绝谈这部作品。谈起对聂士成和马玉昆的看法,再谈这部小说人物的结局,人物的相互关系,史料的应用与虚构,还有一些语病。她令他惊讶不已,原来她对这部五十五万字的书稿每个细节都看得入木三分。然后,她从满桌书稿中间的盆地似的空间里仰起脸来对他说:“除去那些语病必改,其余凡是你认为对的,都可以不改。”这时他第一次看见了她的笑容,一种温和的、满意的、欣赏的笑容。”这是大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笑容。
大冯那时工资很低,还要分出一部分钱养家。每天抽一包劣质而辣嘴的“战斗”牌烟卷,近两角钱,剩下的钱只能在出版社食堂里买那种五分钱一碗的炒菠菜。韦君宜怕饿坏了这个大个子,特批了一个月十五块钱的饭费补助。这真是雪中送炭,也许没有她的关心,大冯早就累垮了。韦君宜从发现冯骥才的作品,到指导他修改作品,到关心他的生活,一步步把他引上文学之路。她却不以恩人、老师、领导自居,依然若无其事,和他见面,只是点点头,匆匆而过。
3、初识她的平淡和卓识
冯骥才第二部长篇小说《神灯前传》出版时,去找她,请她写一篇序,他是为了一种纪念,纪念她在他的文字中所付出的母亲般的心血,还有那极其特别的从不交流却实实在在的情感。韦君宜有繁重的文稿审核工作,还有各种开会等行政工作,还要自己写稿子搞创作,时间非常宝贵。大冯作好了被回绝的心理准备,谁知她一听,眼睛明显地一亮,便点头应了。写的序言《祝红灯》,朴素得近于平淡,可是语言有时却奇特无比,寻常几句话语,让他一下子找回往日那种默默又深深的感动……
韦君宜并不仅仅是伸手把他拉上文学之路,还送上一程,为他保驾护航。他的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的书稿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内部引起争议。一九七八年冬天在和平宾馆召开的“中篇小说座谈会”上,韦君宜有意安排他在茅盾先生在场时讲述这部小说,赢得了茅公的支持。于是,阻碍被扫除,他便被推入了“伤痕文学”激荡的洪流中……
4、君子之交淡如水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平淡越长久,有些朋友好的时候恨不得穿同一条裤子,恶的时候句句话都戮到对方的脊梁骨。所以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伯乐发现千里马是职责所在,惜才、爱才是本分,不会以此而指望千里马的回报,同样的千里马只要发挥自己的作用,用优异的成绩显示自己当得起千里马的称号,证明伯乐没有看走眼。可是在名利场上,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往往陷入庸俗的施恩与报恩的关系,从而出现许多的闹剧。比如:有些徒弟和师傅对撕,有些退下来的领导对自己提拔的干部恶斗等等。
冯骥才几乎是韦君宜几乎扶持起来的优秀作家,但许多年里,他与她很少见面。没有私人交往,联系方式只是新年时寄一张贺卡,每有新书便寄一册,看上去更像学生对老师的一种含着谢意的汇报。她也不回信,只是让他能够一本本收到她所有的新作。这种交流非但没有过于疏淡,反而绵长醇厚。他对她的谢意从来没有直接表达,当终于表达之时她却由于几次脑血管病发作,头脑已经不十分清楚了。
韦君宜的为人处事值得敬仰。她身处高位不轻视文学青年,创作上指导,生活上关心,发展上护航,以公心对待所有人。不搞亲亲疏疏,不搞私相结交,坦坦荡荡做个真君子。